肺部CT图像血管分割算法与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展以此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了该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医学图像所提供的病人的信息也就越来越丰富,医生需要处理的图像信息量急剧增加,一方面医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为高科技手术方式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医学图像分割是最关键的技术。由于医学图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传统的分割方法很难实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肺部血管的分割。肺部血管因其结构微小,血管边界模糊,再加上CT图像本身存在噪声的影响,使得分割肺部血管成为肺部分割的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些对肺部血管进行分割的算法和三维可视化的算法。在血管分割方面,首先研究了图像的预处理,包括图像的去噪滤波、肺实质图像的分割。接下来针对肺实质进行血管增强提取,包括基于Hessian矩阵的增强算法和基于逆浓度传播模型的增强算法,并对这些增强算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区域生长分割并三维重建后,基于Hessian矩阵的增强算法可以滤除一些非血管组织,但计算量较大,而基于逆浓度传播的增强算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在血管分割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水平集方法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主动轮廓模型的发展,水平集方法和曲线演化理论的结合,克服了传统Snakes模型的许多缺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水平集方法的主动轮廓模型对血管的分割,该方法对于血管复杂的拓扑结构变化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改进的模型扩大了轮廓检测范围,提高了分割效果。本文还研究了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在对血管分割和三维重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分割算法工具ITK和可视化开发工具VTK,设计了结合MFC开发的血管分割平台,使得对分割结果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及人机交互,并取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国内外状况,针对大型旋转机械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研制出了具有16个数据采集通道的适合大型旋转机械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的便携式装置样机,并
多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充分利用了驱动电机的特点,从结构上省去了传统汽车差速传动等一系列机构,减轻了汽车车身重量。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电机的可控性,将电机和车轮设计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人类面临着能源与环境危机。全世界国家与政府都在努力寻找新的能源获取途径,研制新型绿色能源以及倡导采用低功耗设备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世界趋势。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核电则在这个趋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太阳能发电由于成本和技术要求很高,在整个世界的电能比重很小。核能虽然发电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但是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的低成本,易
本文以热力学基本定律为基础,利用金属铝和电解质传热性能的差异,提出了测量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的新方法。本文设计的检测系统包括传感器、单片机系统和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