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与乐志的彷徨——仲长统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中,仲长统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其特殊性在于,在面对汉末复杂的社会现状,他在积极探寻挽救衰世之道的同时,自身在处世中呈现了相悖的观念——“救世”与“乐志”。在这两种相悖处世观念的交织中,他彷徨于救世与乐志之中而其对二者的最终抉择,亦是本文探讨之主旨所在。  本文旨在于探讨仲长统在面对“救世”与“乐志”的交织观念时的复杂情感,并且,认为仲长统尽管在其生活中表现出了相当的“乐志”之愿,甚至有所践行,然而,受其内心深处的“士之最”——入世并救世的影响,其最终表现出想为而难有所为,欲隐而思虑着为的精神状态,故而仲长统在对关注了自我的同时,依然没能跳出圣人“昌言”理想。仲长统的这种处世悖论,代表了汉末衰世特别是经学的权威思想崩殂后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另外,本文进而对汉末批判时代诸子的处世观或救世观一一分析比较,在勾勒出批判思潮随时代演进的同时,突出了仲长统观念的激进“异端”(相对于正统儒家思想的异端)色彩,在其怀疑主义精神难以在历史中寻求真正的答案时,无助之中,陷入了悲观的历史循环论中,而其在历史悲观主义中的挣扎及进而对历史进程的反思又是其另一价值所在。  文章以专题形式呈现,共有五章,第一章,考论仲长统的平生著述,望诊其在历史中遗留的遗迹,在此基础上才能拨开时间的迷雾,清晰仲长统人物的形象。第二章,重点研究仲长统的救世理念,分析其处世伦理及救世思想。第三章,探索仲长统的思想转变,即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仲长园”现象,研究仲长统救世与乐志的处世悖论。第四章,将仲长统置于时代之中,分析汉末诸子面对衰乱时局的不同反应,旁观的王符,改良的崔寔,记录的荀悦,损益的仲长统及中庸的徐干,并分析他们立场不同之因,当然,他们都同处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之中。最后,在余论中,将仲长统置于文明史中,探索其历史悲观主义的价值。此五章看似难以关联,然其互为表里,核心均在于对仲长统的考论与探讨,从而拨开历史的云雾,逐渐清晰仲长统的历史面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内部发生大规模起义动乱和外部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迫进入到全面求变的新时期,自强求富呼声逐渐高涨。在清廷推进的声势浩大的洋务革新运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方法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分析
县纪委为防止领导干部在高考后利用公款为升学子女大摆“状元宴”、“谢师宴”及借机收送红包等不正之风,采取三项措施早预防早治理:一是要求10个乡镇纪委、9个县直纪委(纪
期刊
期刊
根据中发[2004]20号、鄂发[2005]3号文件精神,州委决定,从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在全州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确保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