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研究——以娄底市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也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因为只有了解了旅游者产生选择意向的原因,旅游目的地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影响游客选择意向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个人性格特征、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形象、经济成本等,也包括感知价值、满意度等等。  然而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影响游客选择意向的重要因素,却很少有学者从整体角度(游前与游后)研究证明目的地形象对选择意向存在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从整体角度出发,既包括旅游者关于目的地游后形象对选择意向的影响,又包括旅游者关于目的地游前形象对游客选择意向的影响。  文章首先进行文献回顾,通过专家与从业人员访谈初步设计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选择意向影响的问卷。接着采取KMO法检验问卷量表的信效度,用主成分分析法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因子,从而净化量表题项。确定旅游目的地形象由个人情感形象、感观形象、诱发形象、混合形象、整体形象等五个维度构成,结合感知价值两个维度,正式确定旅游目的地形象对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的正式量表。  其次,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检验各总体变量对游客选择意向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个人情感形象、感观形象、诱发形象、混合形象、整体形象、感知价值、满意度对目的地选择意向均呈显著正向作用。并验证了感知价值、满意度在目的地形象与游客选择意向间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修正了影响模型。同时对不同人口统计特征与各变量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创新产品开发、加强目的地形象营销与推广、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和目的地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娄底旅游目的地和类似旅游景区的相关研究、形象提升以及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手段十分传统,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融
考核评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会有考核评价,尤其是对国有企业这样社会性的经济组织来说,为了实现其多元化的目标,就更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考评制度.通过建立
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西安市政府也强调“抓紧研究制定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越发关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要采取数字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祖国发展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其优点在于能够让异质小组内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索,发挥学习主动性,实现共同提高,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
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小组合作教育,利用和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全面提升其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采用“教师讲,学生听”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背景下,中职院校应当以信息技术为立足点,在对教学思路进行积极转变后,对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创新,以此在教学改革的稳步推动中,促进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本文
SBP(技能薪资制)是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的以岗位付酬和以绩效付酬的薪酬制度,它依据员工技能和知识的存量付酬,是知识管理和组织变革条件下的新型的薪资理论。SBP对知识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