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中间道路——陈箴装置艺术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法艺术家陈箴是上世纪九十年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最为活跃的装置艺术家之一。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留学法国后,长期在国外生活创作,经过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研究与探索,逐渐放弃了出国前架上绘画的创作方式,开始运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长期的异域生活给予陈箴另一个专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同时也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西方文化的内核。陈箴早期艺术探索中确立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以及“异乡人”的身份,使他对地缘政治、文化融合、物我关系、全球化、城市化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并通过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融超经验(Transexperience)”——这一站在中国文化根基上,试图跨域地域文化限制、融合东西文化的艺术理念。由于陈箴出国较早,并在2000年因病英年早逝,且长期在国外进行艺术活动,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缺席使得国内对其研究较少,因此他在国内的影响力远远不如蔡国强、徐冰、黄永砯等具有相同背景的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军团”的重要“先行者”和国际当代艺术界备受关注与赞誉的艺术家,陈箴不仅以独特的中国方式创作出大量具有中国元素与观念的经典艺术作品,同时其饱含中国智慧的思想与创作理论亦成为当代艺术界的宝贵财富。本文拟以时间为主线,对其不同阶段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念进行探究,同时结合其作品与观念的创作语境,对陈箴的装置艺术进行研究阐释。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高度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人们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只看重产品的功能,也开始注重产品的外观和产品体验,工业设计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一味地追求产品的过分设计,追求设计形式的创新,却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适应负担。面对这种研究背景现象,设计师们开始重新思考设计的本质,于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无意识设计”理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民以食为天”体现了饮食在人
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活动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艺术本身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而动画艺术是赋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 ,同一施工现场以一家监理单位为总协调的多家监理公司、多家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本公司在作为监理总协调监理此类工程的实践 ,介绍了作为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码产品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面对中国数码产品市场不难发现,产品的使用寿命常常极短,过了保修期就坏,更换新品比维修更经济方便,与此同时,一款数码产品上市之后很快就被另一款大同小异的升级品所取代。这就导致了现阶段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材料浪费和生态破坏。本论文从生态学和美学角度来研究当代中国数码产品的生态设计观,以当代中国数码产品存在的材料浪费等生态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