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的癫痫脑功能和结构异常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以全面癫痫发作为特征,在EEG上存在广泛分布的尖峰波和不可检测的局灶性大脑解剖学异常,其发病机制除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外,暂无其他可识别的原因。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GTCS)作为IGE最常见的亚型,患者发作时呈现剧烈的抽搐,导致癫痫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伤,例如注意,记忆和语言功能异常。虽然在过去数十年中作出了巨大努力,但GTCS患者自发神经元功能组织的改变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因此,本研究引入了基于功能连接密度(FCD)的脑功能分析方法和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BSS)的脑结构分析方法来探测癫痫引起的脑功能和脑结构异常变化的特征。研究发现IGE-GTCS患者在小脑前叶和感觉运动区域出现功能连接密度的显著升高,而在颞中回、颞下回、前额叶皮质和顶下小叶等区域的功能连接密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同时也检测到这些异常的功能连接密度与病人的病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构变化方面,基于体素的统计结果显示IGE-GTCS患者在五个脑区出现各向异性分数(FA)的显著降低,分别为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左侧前辐射冠、右侧前辐射冠以及右侧后辐射冠。同时,这些异常的结构变化均与病程有显著负相关。此外,观测到的功能连接密度异常已被推测与IGE-GTCS患者长期遭受社会认知功能、神经心理、运动控制等损伤有关,因而本研究为IGE-GTCS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其他文献
作为MEMS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微流体推进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微推进系统推力矢量控制
目的:本课题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出发,对高压氧综合治疗与常规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并对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探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微流体和微热力系统的发展要求能冷却高热流密度的微型热沉的出现,微通道作为一种极其紧凑的换热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方面。虽然现有的微通道领域仍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