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得荣-稻城地区铜矿找矿靶区优选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ori147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得荣—稻城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省接壤地区,横跨“三江成矿带”与“扬子地台西缘”,区内存在5个差异明显的构造单元(金沙江混杂岩带、中咱地块、义敦岛弧带,耳泽断隆和扬子地台西缘)。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从研究区的区域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地球物理异常,以及近年来地质大调查矿产评价工作成果中,均显示了该区具有较好的铜矿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但是目前只在云南省境内发现了大量铜矿床,如普朗、羊拉大型铜矿,雪鸡坪、红山、拖顶中型铜矿,卓玛、浪都等中小型铜矿,而四川省境内却尚未取得铜矿找矿的重要突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铜矿分布的巨大差异?四川省境内铜矿的找矿潜力如何?成为了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区域铜矿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区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以区域化探为主,综合多元信息开展成矿预测研究,希望能够解决稻城-得荣地区找矿难和无大矿的现状。为该区下一步铜矿找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1、研究区的矿产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带特征,矿床(点)产出主要受区域性控矿因素的控制,如金沙江断裂带、义敦岛弧带的中轴断裂带、耳泽断隆的中心与边部等。2、研究区的中酸性岩浆岩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雪鸡坪、普朗等地的石英闪长玢岩,金沙江混杂岩带中的花岗岩类主要属于三叠纪晚期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型花岗岩,成铜矿潜力良好;稻城附近的三叠纪花岗岩形成于陆内下地壳环境,成矿潜力差;早堆、竹鸡顶、热香等地的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喜山期,岩浆中有幔源铜的加入,形成铜矿的潜力较好。3、采用勘查数据处理法(EDA技术)统计了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Cu、Pb、Zn、Au、Mo的含量与下伏基岩的关系。研究发现,位于研究区南部和西部的三叠纪花岗岩中铜的含量高,而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稻城附近)的三叠纪花岗岩,其水系沉积物中的铜含量很低,两者的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相差可达10倍。地层中的铜含量,其差距最高可达6倍。4、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内10676组区域化探数据采用“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进行了处理,统计不同地质单元的上异点值,上异点值通过空间数据滤波处理后得到异常下限,该方法提取了研究区Cu、Mo、Pb、Zn,Au的衬值(含量/异常下限)地球化学异常,这些异常主要与成矿作用有关。5、在研究区范围的四川省境内,重新规划了10个成矿远景区,基于地、物、化、遥资料的综合研究,圈定并筛选出10个A类、17个B类以及7个C类找矿靶区。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评价首先是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总结,正面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当然,教师也会指出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不足,这些参考意见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受用的,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能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此外,教师在给予学生形成性评价时也要注意相应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评价发挥它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 听的评价  “听
随着全球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趋势,人类的生存进一步受到威胁,因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和地区都更重视围绕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规划,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测度,有利于针对区域实际测度值进行发展规划。文中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荔波县2004-2013年主要资源与能源数据来测度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
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分析了张北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