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中环向阿尔芬本征模与类鱼骨模的混合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托卡马克中的高能量粒子物理问题对实现未来聚变堆稳态长脉冲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燃烧等离子体中,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3.5MeV α粒子是自加热源。此外,未来聚变堆中还存在其它高功率的辅助加热,例如中性束注入加热,射频波加热等,这些辅助加热也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粒子。这些高能量粒子在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高能量粒子可以通过波-粒子共振相互作用驱动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这些不稳定性还可以导致高能量粒子的径向输运,引起高能量粒子的损失与再分布,降低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甚至破坏第一壁。因此,理解破坏高能量粒子约束导致损失的机制并准确评估高能量粒子损失份额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高能量粒子激发的不稳定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阿尔芬本征模,例如环向阿尔芬本征模(Toroidal Alfvén Eigenmode,TAE);另一种是高能量粒子模,例如类鱼骨模(Fishbone-like Mode,FLM)。TAE,尤其是多环向模数的TAE,因为自身具有全局的模结构被认为是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中导致高能量粒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合适的条件下,当多环向模数TAE同时演化出现TAE雪崩时,会极大的提升高能量粒子的输运和损失水平,这对未来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是非常不利的事件。目前,许多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例如National Spherical Torus Experiment(NSTX),已经观测到TAE雪崩的实验现象,但是其物理机制还不清楚,所以采用真实的实验参数和剖面进行比较自洽的非线性多模模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最近在HL-2A上观测到了关于撕裂模与高能量离子共振相互作用激发2/1类鱼骨模的实验现象,为了很好地解释实验中类鱼骨模的激发机制,需要进行相应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主要总结了环向阿尔芬本征模、环向阿尔芬本征模雪崩和高能量离子与撕裂模相互作用激发类鱼骨模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了本论文采用的大规模并行混合数值模拟程序M3D-K,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程序中采用三维扩展磁流体模型和动理学模型分别描述背景等离子体和由中性束注入产生的高能量离子。第3章,利用M3D-K程序自洽地研究了高能量离子驱动的多环向模数TAE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及其导致的高能量离子损失。为了弄清楚非线性模耦合效应对高能量离子损失的影响,首先进行了单环向模数TAE的模拟,详细分析了 TAE的扫频现象、波-离子共振、损失高能量离子的轨道特征以及高能量离子注入速度对高能量离子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高能量离子的损失水平在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较大的注入速度会导致较宽的轨道宽度,导致更强的反常输运和更多的高能量离子损失。单环向模数的TAE导致高能量离子损失的主要机制是模的增长和快速扫频会导致相空间岛的变宽和漂移,一旦漂移出等离子体区,就会发生损失。多环向模数TAE的模拟中,发现高能量离子总损失水平要比所有单环向模数TAE导致的损失水平之和高,并且提高高能量离子的比压值,不仅会大幅度提高多环向模数TAE导致的高能量离子损失水平,还会增大多环向模数TAE与单环向模数TAE导致的高能量离子损失水平之间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提高高能量离子比压值会提高多环向模数TAE中共振重叠的强度。最后还分析了单环向模数TAE和多环向模数TAE导致的损失高能量离子在相空间E-ΔΛ内的分布特征,发现损失高能量离子主要以捕获高能量离子为主,并且大部分在损失前后都给波贡献了能量。第4章,基于NSTX上141711炮实验发现的TAE雪崩实验现象,选择TAE雪崩爆发之前t=471 ms时刻的实验参数和剖面作为M3D-K程序的输入,自洽地进行了 TAE雪崩相关的多模模拟研究。模拟中分析了 TAE雪崩过程中不同分量之间的模模耦合相互作用和每个分量与高能量离子之间的共振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触发TAE雪崩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要素:有效的模耦合和较强的高能量离子驱动。TAE雪崩是一个非线性非常强的物理过程,通常伴随着多个模同时向下快速扫频的现象和大量的高能量离子损失,NSTX装置上也观测到了该实验现象。本章的模拟结果很好地重复了这一实验现象。第5章,基于HL-2A上观测到的高能量离子与撕裂模发生相互作用激发快速扫频的2/1类鱼骨模实验现象,采用M3D-K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全局非线性磁流体动理学混合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同向通行高能量离子在波-粒子共振相互作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应的共振关系为ωt+2ωp=ω,这里的ωt,ωp,ω分别表示高能量离子的环向运动频率,极向运动频率和模频率。同向通行高能量离子的非绝热响应对撕裂模有很强的退稳作用,但是同时考虑绝热响应和非绝热响应时,同向通行高能量离子则具有较弱的退稳效果。本章还详细讨论了高能量离子的比压值βh和中心抛射角Λ0对撕裂模与高能量离子共振特征的影响,相关的模拟结果与HL-2A实验相吻合。另外,在多模模拟中,还发现撕裂模与高能量离子共振相互作用激发2/1类鱼骨模的物理过程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高能量离子再分布和损失,高能量离子损失水平floss和扰动幅值(?)之间满足一次方的定标关系,证明损失以对流损失为主。这些发现可以进一步帮助理解撕裂模通过共振相互作用导致高能量离子损失的物理机制。第6章,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本论文创新点进行了提炼列举,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中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茄子属无限生长型,株高作为茄子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与植株抗倒伏、产量、轻简化栽培管理等有密切关系,创制矮化资源是实现上述目标品种改良和开展矮化机制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圆茄自交系‘14-345’(WT,wildtype)EMS突变体库M2代筛选出明显矮化的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临床上常见的脊髓病变,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发生严重损伤包括神经元凋亡和焦亡等。但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焦亡与凋亡的时空分布模式及神经元焦亡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电压门控质子通道(Voltage gated proton channel,Hv1)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上。在缺血性脑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依赖的复杂异构系统。由于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决策、应急响应分析和动作保护恢复机制等模块对通信网络的传输可靠性、数据有效性和网络安全性的高度依赖,导致智能电网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威胁。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是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的网络攻击,通过攻击通信网络,引发电力系统负荷重分配,致使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大规模级联故障,甚至造成大停电事故,严重威胁智能电网的安全。依据复杂网络理
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双转子系统(即低压-高压转子系统或内、外双转子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具有复杂的结构形式,在高速、高压、高载和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容易出现多种形式的故障,特别是振动故障问题尤为突出。转子系统的振动故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服役性能和结构安全性,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振动故障的深入研究是目前工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迫切需求。由于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发展,在船舶设计领域提出了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设计(SBD)。SBD技术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船舶各项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利用最优化技术和重构技术探索设计空间,最终获得给定约束条件下性能最优的设计方案。该技术有效地集成CAD、CFD和最优化理论等多个学科,将其直接应用于船舶设计,有效驱动船舶设计过程,创新发展了传统优化设计思维模式,是当前国际船舶设计领域研究的热
目前,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以及针对性地开发出高效便捷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内的非编码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通常在患病早期的细胞或组织中即会产生明显的表达含量异常,能够作为重要的恶性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本论文将荧光检测方法与特定设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序列相结合,构建对癌细胞中mi
减振降噪是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结构性能的关键,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除利用减振器耗散振动能量外,振动能量俘获是实现车辆减振降噪的另一可行方法,是绿色能源的发展方向。俘获的能量可为车载无线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为满足越来越多的自供电需求,需要研发高性能俘能器。车辆振动通常由300Hz以下的多频振动混合而成,具有低频宽带特点。常用压电俘能器具有较窄的响应频段和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严重制约了压电
不确定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其常见的表现为结构尺寸、材料属性、外部载荷等因素的随机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通过结构传播到响应上,导致结构的响应并非一个固定的值,而是表现为某种统计或概率特征。所以,准确分析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构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展而来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如:可靠性分析方法,灵敏度分析方法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际工程。这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中
分布式麦克风阵列是由多个麦克风节点构成,用于对空间中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一种无线声传感器网络。随着声学传感器、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号处理的快速发展,基于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音频处理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并在语音交互、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在麦克风阵列的应用中,通常需要估计声源的位置信息,以便完成后续的音频处理任务,但受到环境噪声和房间混响的影响,声源定位至今仍是一
核燃料组件是核电站反应堆的核心和关键部件,随着我国核电机组的不断增加,核电在我国能源比重中不断增大,自主核燃料研发对保障我国核燃料供应安全和“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流致振动引起的格架与燃料棒磨蚀是近几十年来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的最主要原因,流致振动问题是自主核燃料研发中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必须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在许多工程领域中也存在流致振动问题,从学科角度考虑,对核燃料结构流致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