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针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为切实落实这一战略规划,要以大量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支撑。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方面要以高等工程教育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辅助作用。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与促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是高等工程教育对创新型国家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针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为切实落实这一战略规划,要以大量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支撑。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方面要以高等工程教育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辅助作用。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与促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是高等工程教育对创新型国家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加强高等教育教学全面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需求。近几年,国内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力度,尝试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助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将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实现有机融合,是面对新工科发展趋势下高等工程教育目标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举措。当前,找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土建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尚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两者的融合是当务之急。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从多角度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说明研究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交待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概述部分,首先对重要概念进行介绍,进而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存在的内在关联,并指出两者之间实现融合的重要意义和融合的原则,提高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土建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得出了影响两者融合的五个主要因素,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并具体分析了创新创业氛围淡薄、创新创业理念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落后、课程体系尚未融合、实践平台供不应求等五个问题。第四部分基于问题分析,提出了实现土建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有效融合的可行性对策,包括创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塑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加强师资并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并优化当前课程体系、打造内外协同的实践平台等。
其他文献
随着固定翼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自主飞行任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现存的导航控制算法多适应于二维平面的导航控制,较难满足复杂飞行任务,为使固定翼无人机具有精确的三维空间曲线导航控制性能,并具备自适应控制能力,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固定翼无人机三维空间曲线路径跟踪导航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本文以锥形螺旋线为例)曲线数学表达式,推导出Frenet-Serr
城市地下空间的有限性使得顶管工程从原先的单一顶管发展至双线并行顶管。凭借顶管法在地下管道工程施工中的独特优势,并行顶管在我国城市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并行顶管都采用断面和尺寸一致的顶管,但在一些功能、环境和需求不同的情况下,并行顶管隧道两管的断面形状和尺寸也存在差异。并行差异断面顶管施工也不可避免场地周围地表变形,当地表变形量超过一定的限值时将会影响顶管工程进度以及周边环境安全。因此并行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需求激增,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高效和低成本能源存储系统的研究热情。镍锌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系可充电电池,由于其输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资源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势,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不幸的是,镍锌电池也面临着镍基阴极材料导电率低和容量退化快,以及锌负极枝晶化严重等问题。同时,传统的基于镍的阴极电极,通常包含着不提供容量贡献添加剂和重的集电器,导致活性材料
L形配钢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 Concrete,SRC)柱因符合高层建筑角部受力特征且工程经济效益高,现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通常将不对称配钢SRC柱等效为对称配钢SRC柱进行简化计算。然而,型钢的不对称性配置对混凝土产生了不均匀约束,在柱的裂缝发展形态、型钢和钢筋的屈服机制,以及混凝土的应力发展等都有别于对称配钢方式。因此,本文研究L形配钢SRC矩形截面柱的
多金属氧酸盐(POMs),简称多酸,主要是由Mo(Ⅵ)、W(Ⅵ)、V(Ⅴ)等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金属-氧簇类化合物。因其丰富的组成、多样的结构,且同时具有催化性、磁性、光致变色性等优点,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合成多酸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研究构效关系,对定向合成出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多酸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溶剂热法及水热法,利用咪唑类含氮配体4,4’-双(咪唑基)联苯(bibp)
铁路路基承受填土自重、轨道结构静力荷载和列车循环动力荷载的作用,其变形包括动力累积及蠕变变形,本质原因是路基填料的粗颗粒破碎与细颗粒迁移。粗粒土是由不同粒组的颗粒组成,其变形特性异常复杂,同时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有关粗粒土填料变形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对其动力累积变形和蠕变特性进行研究,从颗粒破碎角度揭示粗粒土路基的变形机理。为此,本文构建粗粒土模型试验系统,开展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及静力蠕变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性能导电材料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作为新兴的导电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易加工、低成本,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势,逐渐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电气工程、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高性能CPCs的制备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导电填料的分散及界面结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CPCs,以构筑高效的
冻结法凭借其适用地层种类多且对周边环境污染小的优势,在地铁联络通道工程建设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学者通过选取通道中任意断面的冻结温度场发展来替代整座通道的温度场发展,忽略了冻结管布置形式及偏斜角度对联络通道不同断面温度场发展的影响,无法全面反映整个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的发展规律。本文依托上海地铁15号线罗秀路站至百色路站同区间联络通道作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对1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