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学方法研究铒氧共掺入硅中引入的缺陷态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b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子束外延系统(MBE)生长高浓度的掺铒硅样品,用电学方法对样品的缺陷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铒氧共同掺入硅中引入施主缺陷.如果在p型硅中进行层状高浓度的铒氧掺杂以形成薄层反型层,样品表现出反常的电学特性:肖特基结构二极管电流电压特性的改变,电容随电压非单调性的变化,以及深能级瞬态谱(DLTS)测试中少子信号的出现,俘获系数的变化等.这些都是由样品中铒引入缺陷造成的.模拟计算了肖特基结构中存在高浓度薄层反型层情况下的能带图,电场分布图以及C-V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反型层掺杂浓度很高的情况下费米能级钉扎在缺陷深能级上,深能级上电子占有率很高.随着偏压变化,深能级上电子占有率变化导致电子发射俘获,深能级位置可以通过DLTS谱进行测试,DLTS信号极性与常规DLTS信号相反,并且可以通过一次扫描同时得到俘获和发射过程信号.通过实验结果和模拟计算证明,在特定的条件下用DLTS方法是能够测试肖特基结构中的少子能级的.由DLTS谱和导纳谱结果求得铒氧在p型硅中引入施主深能级位于导带下0.40ev.这个施主能级在未掺氧的样品中没有发现,可以认为是氧的引入改变了铒周围的晶格场,形成类似络合物的结构.
其他文献
上海同步辐射中心将被建成为中国的一个高科技研究中心.这将会吸引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来中心工作,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而宽带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将缩短研究人员之间
该文主要研究了磁化吸积盘中心黑洞的磁场提能机制、模型、演化特征和放能效率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讨论了磁场提能的两种机制:Blandford-Znajek机制和磁耦合机制.其次,通过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rn1.看图猜内容.rn师出示图片.(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南辕北辙、亡羊补牢)rn2.归纳寓言的特点.rn师: 这几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个特点,就是小
期刊
二次谐波(SHG)是一种表面和界面灵敏的研究手段,其灵敏性来源于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处中心对称的破缺,这种破缺使原来禁戒的二闪谐波产生了.溅射Co膜经MSHG和MOKE测出的回线不同
纳米颗粒的表面效应是影响纳米颗粒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金属/C复合体系中,金属与C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如电荷转移、表面重构等.金属-C界面相互相作用为我们研究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出现,人们对热等离子体的研究不断加深,而电弧问题是热等离子体的核心问题,因此,人们对电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了解电弧的稳定性程度和
本文分析了平移引力规范理论中引力场的能量动量的变换特性,证明了:引力场的能量动量可以表示为洛仑兹规范势的二次齐式因而在局域洛仑兹变换下不协变;同时,引力场的能量动量
作为统计物理与信息理论的交叉学科,信息熵在近些年越来越引起物理学家们的关注.同时坐标表象的方法也被极其广泛应用到一些非经典态的计算和讨论中.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该文
自从Anderson发现晶体表面耦合场量子的定域化,许多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愈来愈感兴趣.他们发现耦合场量子的定域化与晶体表面的粗糙度有关,继而建立了定域化理论,并用此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