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齿氮/氧配体的Zn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亚)磷酸/膦酸盐(MPOs)不仅具有丰富的结构基元,而且在光学、磁学、催化、吸附和分离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将多齿N/O配体与MPOs结合制备晶态杂化材料引起研究者关注。近期研究表明将有机发光单元引入MPOs体系,能够构筑性能优异的光致发光材料。本论文基于配位驱动组装策略和超分子构筑块组装策略,将具有潜在发光性能的刚性多齿N/O配体作为发光中心引入MPOs体系,制备了系列杂化MPOs新材料,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稳态光致发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进行表征。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杂化MPOs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给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二章介绍了实验原理与制备方法,并列举所用药品试剂和仪器。第三章介绍了刚性三齿配体H-DIBA(3,5-di(1H-imidazol-1-yl)benzoic acid)导向的杂化(亚)磷酸盐的合成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基于配位驱动组装和混合配体合成策略,将有机H-DIBA配体引入无机金属(亚)磷酸盐体系构筑五例具有杂化框架结构的(亚)磷酸锌化合物:[Zn2(HPO3)(OH)(DIBA)]·2H2O(1)、[Zn1.5(HPO3)(DIBA)]·H2O(2)、[Zn3Br(HPO3)(H2PO3)(DIBA)2]·H2O(3)、α-[Zn(H2PO4)(DIBA)](4)、β-[Zn(H2PO4)(DIBA)](5)。化合物1-3中,有机发光单元与不同的无机超分子构筑单元结合(包含簇基单元和链状单元),形成最终的3D框架结构。光致发光性质表征表明,化合物1-3具有相似的荧光发射峰;但其磷光发射峰出现位移现象,这主要是由杂化结构中无机结构单元对发光单元的调节作用引起的。有趣的是,化合物4和5属于超分子异构体,Zn2+与DIBA配位方式的差别使得4具有层状结构,而5具有3D骨架结构。其中,4中的层结构以“ABAB”方式堆叠成3D超分子网状结构。结构的差异性使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光致发光性质。综上,通过改变无机超分子构筑单元的种类以及其与DIBA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调节发光中心的光致发光性质。第四章介绍了线性刚性多齿N/O配体导向的杂化膦酸盐的合成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选取具有螯合/桥连配位模式的羟基乙叉二膦酸(H4-HEDP)作为有机膦源,与Zn2+结合形成Zn-HEDP层作为超分子构筑单元。基于柱层构筑策略,将线性配体H2-NPA(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H2-BDT(5-[4-(2H-tetrazol-5-yl)phenyl]-2H-tetrazole)和H2-TZBA(4-(2H-1,2,3,4-tetraazol-5-yl)benzoic acid)引入Zn-HEDP体系,获得了五例杂化膦酸锌化合物:[A]m[Zn2(HEDP)(H2O)2(L)0.5]·n H2O(6:A=NH2(Me)2,L=NPA,m=1,n=1;7:A=NH2(Et)2,L=NPA,m=1,n=1;8:A=NH2(Me)2,L=BDT,m=1,n=2;9:L=BDT,m=0,n=0;10:A=NH2(Me)2,L=TZBA,m=1,n=2)。其中,除了化合物9不含客体并显示中性的主体框架外,其余化合物均显示阴离子主体框架并通过层间质子化有机胺阳离子平衡电荷。由含O配体构筑的同构化合物6和7具有相似的光致发光性质,兼具荧光、室温磷光和延迟荧光三发射。在含N配体构筑的两例化合物中,有客体的化合物8具有单一的荧光和磷光发射;无客体的化合物9存在双荧光发射和磷光发射波长可由激发波长调变的现象。使用同时含有N和O的配体合成的化合物10,具有双荧光发射和单一的磷光发射。综上,通过改变层柱结构中芳香配体的类型,可以有效的调节杂化结构的光致发光性质。第五章总结全文工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后期工作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蒙古中部新生代玄武岩呈弥散状广泛分布,然而有关该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分析了蒙古中部Tariat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的成分,并结合新的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数据以及前人报道的数据,探讨蒙古中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源区特征。Tariat新生代玄武岩以碱性玄武岩为主,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有明显Ba、K、Sr正异常,Th、U、Ti负异常,无明显Nb、Ta负异常,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处于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的时代,不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领域,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发展至今,我国传统文化在时代流转中留存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其中的经典文学形象盈千累万,多姿多彩。《桃花源记》作为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古代隐世文学中独特的存在,描绘了一个没有黑暗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却又是一个似有若无、可望而不可求的秘境,文中刻画的隐逸
学位
言语产出是指说话人将想要表达的概念,通过一系列语言编码,将其输出为具体言语的过程。本文在Levelt等人为代表的WEAVE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了中英双语者的二语口语产出过程中,语音编码的心理加工机制。口语单词产出中的音韵编码(phonological encoding)过程,主要涉及加工单元与其编码方式等问题。学者们主要参考印欧语系的实证研究对该过程进行探讨,然而,如以汉语为代表的其他语
学位
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向产业化转变优势明显,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中国作为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依托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实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多方位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在此背景下,为促进彝族传统纹样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有效传承和发展,论文从多角度论述了彝族传统纹样设计特征及其现代设计创新。论文以彝族传统纹样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彝族传统纹样的研究现状、意义价值等内容进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民营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在优化银行业结构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银行的经营活动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与扶持。政府作为民营银行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加强民营银行治理不仅是政府积极履职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政府开展金融治理的相关论述
学位
苏百钧是一位抱朴含真、守正创新的工笔花鸟画家,他通晓画理,出陈易新,在折衷中外,贯穿古今的孜孜求索中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承与延续工笔花鸟画中深沉幽远的自然主题。本文从苏百钧艺术语言的形成、风格特征和创作启悟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以苏百钧所处环境对他的影响和他艺术创作背后的人生历程为基础,探析了苏百钧绘画语言的形成。其次,通过大量的代表性作品分析,重点阐述了其工笔花鸟画在题材、构图、线条、设
学位
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肩负着指引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时代创造者、奋斗者、团结者、梦想者的历史使命。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运用深刻地改变了高校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的场景创新与维度跃迁,对新时代高校中华民族精神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和提供了新机遇。科学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切实增强高校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的时代感和传播效能,是新时代高校做好中华
学位
海藻酸钠是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的一类多糖物质。海藻酸钠可溶于水形成粘稠溶液,与多价金属离子(如Ca2+)混合后发生胶凝作用,可进一步制成海藻纤维或无纺织物。近来,研究者们主要利用纤维素类(如棉)以及合成纤维类(如涤纶、锦纶、丙纶)织物制备各种导电纺织基材。导电聚合物以及它们与金属的复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稳定性好并且容易与纺织品形成有效复合,在导电纺织材料的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基于海藻无纺织物
学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注重形式和媒介抽象为主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观念艺术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断层,而研究这个时期之间的极简主义艺术内部演变,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连接后现代主义关键因素的答案。极简主义艺术从对“物”的结构再到知觉现象的理解,推动了后现代艺术进程,也为新的美学体制作出重要贡献。笔者发现,作出这一巨大成果的关键就在于,对“物”的形象感知的深入拓展,这是一个感觉过程和知觉过程共同经验下的结果。
学位
<正> 前言祖国医学消渴一证,包含非常广泛。杂病有消渴;伤寒也有消渴,但见有口渴消水一证,就统列为消渴病篇研究,所以都叫做“消渴”。无怪后世医家,议论纷纭,有的认为某些条文,当非仲景原文,必是后人错简羼入;亦有认为某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