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来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li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具体承载,会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其中,文化建设是引领、是思想保障,并已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3]。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文化为载体,坚持弘扬和继承乡村文化是构建乡村社会生态和重建乡村文明的关键,更是留住乡愁、记住乡愁的根本元素[4]。本研究立足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以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以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等研究基础进行阐述,对“美丽乡村”、“乡村文化”、“文化传承”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再者,对中廖村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在包含中廖村基本概况、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内涵,以及乡村文化传承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廖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营造的环境、达成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处理的关系、选择的路径、采取的措施六个方面展开探索,对中廖村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以期对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内在文化层次,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着力推进三亚市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实现积极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一、农民增收难的深层原因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具体说来主要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国际贸易日益自由化,另一方面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却在加强,绿色壁垒就是其中之一.加入WTO后,绿色壁垒的存在使中国企业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为
全国各地区近年来创办的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一般均已经历了十余届.由于具有经济利益目的明确、举办之初为官方投资与管理、随时间推移及时代发展内部功能发生变化等特点,人
对都市民间的共同关注使得王安忆与池莉不期而遇,然其由于文学追求、创作背景乃至居住地点的不同,其作品自然会呈现出迥异的韵味。文章从文本细读入手,围绕都市民间这一核心
公路、公园、广场、庭院以及其他园林景点绿化中,常常需要移植大树来定植或营建景观林木.总结近年山西城乡绿化移植各类大树(含槐、毛白杨、柳类、桧柏、侧柏、油松、白皮松
湖北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终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技普及不足、市场信息不灵,已经成为制约湖北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机器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检索以及对数据的充分挖掘就必须要全面掌握文本自动分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