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具体承载,会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其中,文化建设是引领、是思想保障,并已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3]。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文化为载体,坚持弘扬和继承乡村文化是构建乡村社会生态和重建乡村文明的关键,更是留住乡愁、记住乡愁的根本元素[4]。本研究立足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以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以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等研究基础进行阐述,对“美丽乡村”、“乡村文化”、“文化传承”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再者,对中廖村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在包含中廖村基本概况、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内涵,以及乡村文化传承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廖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营造的环境、达成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处理的关系、选择的路径、采取的措施六个方面展开探索,对中廖村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以期对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内在文化层次,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着力推进三亚市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实现积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