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GLOBAN2012数据显示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高居首位,死亡率位列第二位。乳腺癌发病年龄具年轻化趋势,且乳腺癌患者对外观及美容效果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因此保乳手术的推广成为大势所趋。本研究旨在评价经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研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4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其中TNM分期Ⅱa期21例、Ⅱb期69例,Ⅲa期24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联合保乳手术患者35例,联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9例。随访观察其预后并对患者年龄、有无哺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案、分期、免疫组化结果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8个月,保乳术后美容效果评价优秀加良好率为85.7%(30/35)。保乳手术组Ⅱ期、Ⅲ期总生存率分别为96.8%、100%,无病生存率为93.5%、75.0%。乳房切除组Ⅱ期、Ⅲ期总生存率分别为86.4%、70.0%,无病生存率为78.0%、60.0%。两组Ⅱ期、Ⅲ期总生存率(分别为P=0.156;P=0.209)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P=0.091;P=0.203)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新辅助化疗病人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OS:P=0.035;DFS:P=0.011),ER受体阳性患者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68;DFS:P=0.021),PR受体阳性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优于阴性患者(OS:P=0.016;DFS:P=0.017),HER-2阳性对患者预后不利(OS:P=0.001;DFS:P=0.111),病理分子分型对预后亦有影响,本研究中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预后最差,这与HER-2阳性患者未行靶向治疗相关。新辅助化疗后缓解率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DFS:P<0.001,OS:P<0.001)。保乳手术组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肿瘤大小对保乳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转移、ER、PR、HER-2、术后放疗与否与OS及DFS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P=0.011;P=0.027),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新辅助化疗疗效亦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P=0.018;P=0.015),HER-2受体阳性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1)。 结论: 1.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生存期无明显下降。 2.所有新辅助化疗病人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OS:P=0.035;DFS:P=0.011),ER受体阳性患者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68;DFS:P=0.021),PR受体阳性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优于阴性患者(OS:P=0.016;DFS:P=0.017),HER2阳性对患者预后不利(OS:P=0.001;DFS:P=0.111),病理分子分型对预后亦有影响,本研究中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预后最差,这与HER-2阳性患者未行靶向治疗有关。新辅助化疗后缓解率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DFS:P<0.001,OS:P<0.001)。保乳手术组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肿瘤大小对保乳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转移、ER、PR、HER-2、术后放疗与否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P=0.011;P=0.027),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新辅助化疗疗效亦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P=0.018;P=0.015),HER-2受体阳性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