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的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今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又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政策经常左右股市的涨跌,对于投资者来说很多时候难以把握股市的走向,对于政府来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很难做到切合市场要求,有时甚至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对中国股市波动特征的研究,把握股市波动的原因,对政府,投资者来说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是在对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上海股市的波动性研究,分析股市波动的规律,找出股市波动的原因,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建议,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领和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是从理论上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内涵、形成的原因和机理以及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指出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及研究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关于股价波动和股市政策效应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系统的综述,总结了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的不同方法,概述了研究股票市场政策效应的多种角度。最后简单介绍了本文将要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是对我国股票价格指数波动性的统计分析。首先介绍了关于股票价格指数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运用第一部分提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并采用与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上证指数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比较的方法,利用股价指数、极差、振幅等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上海股票时常波动性的若干特征。最后,从多个角度简要介绍了股指波动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关于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股市政策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股市政策是如何来影响股指波动的。引起股指波动的原因非常众多,该部分分别从政府、投资者、监管部门、市场参与者四个层面,对引起上海股票市场呈现如前一章所描述的波动特征成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博弈均衡模型分析了股票市场各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条件及原因。最后分析中国股市相互博弈现象的原因。第四部分:选取了自1993年以来中国股市上具有代表性的12个政策事件,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股指对政策事件的敏感程度,以及政策事件前后股指的波动率变化情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性特征正在逐渐减弱。第五部分:也是文章的结语部分,首先分析了“政策市”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危害,然后针对这些危害,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中国证券市场能够规范、高效、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