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风格更趋于多样化,探究可以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课堂中的信息技术逐渐增加,学生学习方式也逐渐网络化、信息化,教师在探索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与网络、信息的结合。在这种教育大众化与时代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指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协助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对于初次或者仅有少数机会接触过翻转课堂的学生而言,在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效果怎么样?是否存在一些学习问题?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以S大学面向大二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力学课程为例,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大学生学习的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课程中61名学生(男生57名、女生4名)进行翻转课堂的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的调查,然后抽取5名学生(男生3名,女生2名,此5名学生根据其学业成绩班级排名进行选取。其中,学业成绩在班内排名靠前的2名,学业成绩属于中游的3名,学业成绩排名较靠后的1名,排名靠后的1名学生属于重修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究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态度。最后,整合相关资料,对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问卷与访谈资料分析发现:(1)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认知的各个层次都得到提高。(3)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习认知问题与学习动力问题。学习认知方面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引起的问题,如知识的记忆理解问题、应用分析问题;学习动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学习内部动力系统问题以及教学环境、人际交流、学校资源等学习外部动力系统问题。2.针对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方面的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适合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学习的学习环境、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意见。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顺利推进和推广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为大学生学业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