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七位。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选择放疗或化疗,对晚期或复发患者多采用联合治疗。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因此,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研究依据,对改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其异常激活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既往研究表明Notch1受体和配体在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而发生癌变时表达增加,可见Notch1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GLUT1作为O-葡萄糖基转移酶调控修饰Notch受体的胞外区,对于Notch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敲低POGLUT1可导致内源性Notch1、NICD、以及靶基因Hes1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因此,我们设想POGLUT1联合Notch1信号通路是否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本文通过检测POGLU1、Notch1信号通路组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来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9例I型子宫内膜癌、6例II型子宫内膜癌及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POGLUT1、Notch1、CBF1、HES1的表达。统计数据以Mean±SE表示,采用Student’s t-tests进行差异评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R、PR在I型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在II型子宫内膜癌中不表达或弱表达(P<0.05)。2.POGLUT1、Notch1、CBF1、HES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3.I型子宫内膜癌和II型子宫内膜癌中POGLUT1、Notch1、CBF1、HES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P<0.01)4.II型子宫内膜癌中POGLUT1、Notch1、CBF1、HES1的表达明显高于I型子宫内膜组织(P<0.05)。5.POGLUT1、Notch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O.05)。结论1.Notc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示Notch1在子宫内膜癌中起癌基因作用。2.POGLUT1、Notch1、CBF1、HES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示POGLUT1激活Notch1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3.I型子宫内膜癌和II型子宫内膜癌中POGLUT1、Notch1、CBF1、HES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但II型子宫内膜癌中这四种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I型子宫内膜组织,可见,POGLUT1联合Notch1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