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着眼于供应链整体而非单个企业,协调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向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企业所提供的一种系统性金融服务。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为各类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受到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的极大关注。目前金融业已全面实施“营改增”,从税收角度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是对金融业税收研究的重要补充,对了解银行税负变化、减少税收风险,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框架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说明了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提出本文创新点之所在。第二部分主要对供应链金融及其税收问题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案例,GT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概况。根据案例梳理了供应链金融各环节所涉及到的各类税收,然后对“营改增”前后GT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的税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营改增”对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纳税情况的影响。通过测算营业税和增值税条件下GT银行汽车供应金融的税负变化,以及税收政策变化对业务利润的影响,发现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实际税负呈上升趋势,“营改增”并没有起到减税效果。第四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提出了银行供应链金融存在的税收问题。例如不能有效界定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是否与贷款直接相关,“营改增”后实际税负加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限,发票管理成本增加,税收筹划难以实施等。最后,第五部分针对文章中提到的银行汽车供应链金融税收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