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Doc-1R基因的克隆及其原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拟在个体水平通过小鼠基因Knockout的方法对Doc-1R基因描能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首先根据小鼠Doc-1R基因的cDNA序列,应用基因组频移的方法克隆小鼠Doc-1R基因.我们首先根据基因组步移的策略,应用PCR的方法,扩增小鼠Doc-1R基因.随后,我们应用RT-PCR的方法,对小鼠Doc-1R基因在肝、脾、胰、肾、肺、肠、心、脑、骨、肌肉、膀胱、卵巢、睾丸等13个组织器官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我们以载体pNTK为基本框架,此载体含有正负双向选择基因NEO和TK基因.获得了小鼠Doc-1R基因正负以向选择打靶载体.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为研究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到时候的途径.利用转向基因动物可在活体水平研究有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它是一个多维的研究体系,是从分子到个体多层次、多方位研究基因功能的模型.目前常用基因转移的方法有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脂质体介导法、磷本钙沉淀法等.我们获得了小鼠Doc-1R基因打靶载体,为进一步应用基因打靶策略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
其他文献
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由于引进了量子力学,它具有经典信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前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计算
该实验从某一天然植物中提取到一种有效部位,产证实其黄酮类物质,命名为迪普罗斯.该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由普罗斯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该工作主要分两方面进行:一、观察迪普罗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次逼近型(SAR)模数转换器(ADC)由于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和极高的功耗效率,使其在中低精度应用下备受欢迎。但是当ADC的分辨率超过10位时,SAR ADC对
前额叶皮层是系统发生上最后出现、个体发育中成熟最迟的神经组织,它有着丰富的皮层问及皮层下交互联系。前额叶皮层在思维、推理、行为的计划和组织等许多脑高级功能中起着关
细胞内许多不同的分子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来参与特定的生理事件。基于光学成像和种类众多的荧光蛋白探针,可以更加关注于特异细胞事件中的时空特性和动力学行为。为了在单
基于多视视频图像的建模需要从图像中获取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颜色,而表面颜色则通过纹理映射获得。多视视频生成中的纹理技术研究正受到广泛关注,多视视频生成中
该文由综述及研究两个部分组成.1、综述部分:DNA的免疫学特性.2、研究部分.共三章:第一章,5株O型口蹄疫病毒VP基因克隆及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文发现的牛源FMDV与另一地区的
该实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血链球菌ATCC10556的AP-PCR产物700bp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血链球菌ATCC10556基因组DNA制备探针,对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
在对广州地区进行的18年间(1978-1996)的流行病监测中发现:在爆发性流行年RSV感染的阳性率高达53.1﹪(1985),而非流行年阳性率只有1.4﹪.此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沈阳地区RSV感染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