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椎弓根钉单侧固定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单侧内牢固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要领及长期疗效,观察患者手术后内固定情况、融合率、术后疼痛缓解、术后功能恢复、术后脊柱侧凸角度矫正、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为临床的手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老年脊柱侧凸提供一种可行方法选择。方法:综合对2008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老年性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效果开展长期随访。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对上述患者术后开展按时复查及随访,全部患者术前均完善X线、CT、MRI诊断,术前Cobb角为25-55°,平均38.56±0.53°;腰椎前凸角为11-35°,平均19.68±3.79°;所有患者全数采用正规保守治疗后,术前的Cobb角范畴及均数值、各类临床症状等均未见明显好转。手术方案采纳选择性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通过记录手术用时、失血量、伤口引流量,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分,观察术后腰腿疼痛改善率、依据术后复查X线所示Cobb角的改变及腰椎前凸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等来判断手术效果,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切口无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53.86个月(12-84个月),56例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分别为20.56±0.53°,18.93±0.86°及19.51±0.89°,腰椎前凸角分别为19.68±3.79°,19.36±3.26°,20.12±3.86°,二者与术前对比不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当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评分术前(5.2±0.86)分,术后(1.9±0.77)分,末次随访(1.8±0.68)分;JOA评分术前(13.79±0.78)分,术后(28.19±0.76)分,末次随访(28.98±0.54)分。两种评分均显示,同术前对比,术后不适症状改善明显,差别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时与末次相关的随访对比,疼痛改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在随访期内56例患者植骨均获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及脱出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椎弓根钉单侧固定治疗老年性退变性脊柱侧凸效果可靠,且保留后方附合体结构,手术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以萘普生为对照,评价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安全性。方法123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胶囊25 mg,bid,对照组服用萘普生片0.2
目的:1.采用高速破片对兔、羊、猪的后肢肌肉软组织进行致伤,建立一种局部伤情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的高速破片伤动物模型,用于评价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的清创疗效。2.提
为了研究环形压水室结构对于核主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在保证其他过流部件几何参数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以某型核主泵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3种不同截面面积环形压水室的核主泵模型,
目的通过收集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临床资料,筛选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HICH的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迅速普及,新闻的生产和运作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复杂和深刻的变化。新媒体给传统新闻带来了冲击,也产生新的变革。以往的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正阔步迈入互联网时代,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战略部署逐步推进的同时,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多,这些复杂因素逐
目的测定5个种的不同药用部位及3个种的不同产地千斤拔药材中多糖的含量,评价其非传统入药部位及不同种、产地的药材质量。方法用回流法提取千斤拔多糖;比色法于490 nm处测定
物联网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化识别系统中心(Auto-ID Center)研究的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为核心,利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普外科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素养的期望。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普外科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资料查阅和个人深入访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内固定辅助腹腔镜置管引流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A组20例行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