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农贷业务的村官效应分析:以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县域金融机构。然而,在目前农户借贷的信贷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农贷业务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可能偏离“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而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通过与长兴县委人才办合作,创新性的聘用大学生村官为农贷业务1的客户经理,在农贷业务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长兴联合村镇银行村官客户经理在农贷业务上的业务量和风险控制量为主线,并且对比其他几家村镇银行,说明了村官客户经理在农贷业务上的拓展能力突出,风险控制能力强,有利于整个村镇银行的信贷进一步走向“贷农、贷小”,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村官客户经理取得优良业绩背后的原因:熟悉三农,解决或者至少弱化借贷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案例研究发现村官客户经理在农贷业务上发展潜力大,对社会、企业、个人都有价值。研究还发现农贷业务聘用大学生村官存在的制约和困难。   在村镇银行的农贷业务取得优良业绩的内在机理就是能够解决借贷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的事实上。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一代理理论,解读村官效应背后的理论内涵:在借贷双方的博弈过程中,村官客户经理可以运用声誉机制来抑制借款者的逆向选择,以本身具备的比较优势作为隐性契约来约束借款者的道德风险,从而解决农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农贷业务上业绩突出。   本文的最后得出结论:聘用大学生村官为农贷业务的客户经理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创新,值得其他立志开拓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村官客户经理制度、深入农村市场的政策建议,包括增加营业网点数、增加村官客户经理的数量、加强培训等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安徽省空巢老人的伤害现况,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北地区部分市区、郊区及农村年龄>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
中国自从1998年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大中城市房价屡创新高,严重扭曲了居民的消费行为选择,使房产投资投机盛行,因此如何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就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所关注的焦点
有限合伙在国外由来已久,因其具有良好的融资能力和其他内在优势,从而成为国外私募基金采用得最多的组织形式之一。我国直至2006年修订《合伙企业法》才正式承认有限合伙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