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年本新词语词典较为详实地记录了当年发生的新事件和新现象,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周荐和侯敏主编的2006-2008汉语新词语共1036条作为研究对象,定时定量地观察词汇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这三年新词语在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所呈现出词语的新面貌和社会发展轨迹。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做论述。第二部分对编年本新词语的收录情况作具体的说明及对新词语有一个界定。第三部分论述编年本新词语的语言特征,主要是比较2006-2008三年新词语的音节数,并重点考察了双音节和三音节新词语的构词方式,通过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总结出新词语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特征,并注意点、面结合,重点分析几个代表性的词语及类词缀,揭示其流行的原因。第四部分从修辞、缩略、类推仿造等六个方面重点考察新词语的基本类型及产生途径并分析各种类型词语流行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考察在各个社会领域里的新词语,用新词语这个语言载体真实地再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所表现出的人们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等的变化。第六部分分析了新词语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主要是透过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新闻人物和事件所创造的批量新词语来分析揭露社会现象;又从地震、奥运和金融危机这三件社会大事来观察所产生的相关词语群。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三音节词语占据了主导地位,偏正式和附加式是新词语的主要构词方式,缩略和类推仿造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经济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新词语是最为突出的,新词语和社会是一种互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