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三维盆底超声观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三维盆底超声表现特点,为研究妊娠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影像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选择首次妊娠的妊娠晚期女性40例为病例组,并根据孕期有无尿失禁症状分为晚孕尿失禁组和晚孕无尿失禁组,每组各计20例。对照组选择无生育流产史的年轻女性2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止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的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获得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横断面声像图,比较观察妊娠期盆膈裂孔声像图的表现特点。观察内容有:妊娠期盆膈裂孔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声像图表现特点、盆膈裂孔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及耻骨直肠肌平均厚度(Tm-PR)。分别对病例组与对照组、晚孕无尿失禁组和晚孕尿失禁组的各观察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妊娠期盆膈裂孔的正常构成与正常未生育女性一致,由耻骨支和耻骨直肠肌及内部的盆底器官,即尿道、阴道、直肠构成,其间充填盆底结缔组织;各组成部分的声像图表现与正常未生育女性相似。 2、妊娠期盆膈裂孔异常的声像图表现包括:盆膈裂孔形态异常,盆膈裂孔位置异常,耻骨直肠肌形态、走行异常,耻骨直肠肌撕脱,阴道横断面形态异常,盆底结缔组织疏松,盆底器官构成异常。 3、妊娠期盆膈裂孔大小较正常未生育女性大,耻骨直肠肌较正常未生育女性薄。 4、妊娠期盆膈裂孔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趋势与正常未生育女性一致,缩肛期盆膈裂孔缩小,耻骨直肠肌变厚,张力期盆膈裂孔增大,耻骨直肠肌变薄。 5、晚孕尿失禁组盆膈裂孔大小及耻骨直肠肌厚度与晚孕无尿失禁组无明显差别,晚孕尿失禁组耻骨直肠肌损伤、盆底结缔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较晚孕无尿失禁组高。 结论: 三维盆底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女性盆底支持系统结构的影像学方法,能清晰显示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及裂孔内各结构的形态学表现特点,对研究妊娠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价值,丰富了盆底支持系统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三维超声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对婴儿腹泻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方法 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全部腹泻患儿中选取适合儿童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其中一组患儿进行传统保
目的 探究杨氏“脏腑调神推拿手法”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者100例,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基础干预,观察组加用杨氏“脏腑调神推拿”手法
目的 分析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68例进行研究分析,为68例患
目的 研究中药扶正解毒法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u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门诊进行两癌筛查为HPV阳性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胃癌是第三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急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5%.上消化道出血是第三位常见需要急诊诊治的并发症.国内外研究大多报道的是胃癌手术后的消化道出血
[人物小传]rn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1941年12月生,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专业,1966年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采取经输尿
对1例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患者自述出现左眼视物不见3天,来本院就诊,检查见左眼底窥不清,玻璃体大量混浊.患者入院给予左眼药
目的 总结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3例,总结围术期护
目的 分析研究心内科诊断治疗常见心力衰竭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患有心力衰竭常见疾病的120患者,平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参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