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全身性小动脉和靶器官的病理性损害。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高血压防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防治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将导致大量的冠心病、脑卒中患者,不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降低生活质量,还将大量占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是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地区,而经济欠发达的粤东北、粤北和粤西北是高血压患病率最低的地区,这说明如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血压防治没有到位,势必导致人们罹患高血压的机会大大增加。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对当地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有初步了解,通过筛查发现高危人群及可疑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干预措施,引起人们对高血压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并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人们对高血压知晓率的变化,干预前后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的改变来评价干预措施,通过此次研究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高血压防治方案。 方法:主要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宝城和公明两个区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测量研究对象的血压,及进行常规体检。干预评价研究在公明镇进行,抽取 500 人对其进行干预,干预措施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检进行。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干预措施的评价效果。 结果:1、主要是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年龄等的高血压检出率;2、干预措施的评价,通过干预,防治知识知晓人数在干预后有了显著增加;干预前低盐率为 2.6%,干预后为 42.3%,有了明显的提高;干预前饮白酒者人数达 122 人,占 24.4%;不饮白酒者人数达 378 人,占 75.6%,课题结束后,饮白酒者的人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4下降到 58 人,占 11.6%;干预前吸烟人数 218 例占 43.6%,不吸烟者为 282 例占56.4%,干预后吸烟人数下降至 116 人占 23.2%,不吸烟者增至 384 人,占 76.8%,且吸烟量减少;通过社区干预后,高血压病人能按医嘱正规服药者由干预前的18.0%提高至 88.6%,P<0.001;干预前后高血压的控制率由 42.8%升高至 84.6%,其中显效率由 9.4%升至 51.3%,血压降至正常者 31 人占 39.7%,由此可见,通过干预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转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结论:目前,高血压以成为深圳市宝安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高血压的发病受环境和遗传两方面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又主要是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对高血压进行防治。通过干预提高人群对高血压严重性的认识,转变其对高血压的态度,增强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认识。通过对其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的教育,让其理解高血压终身治疗、终身服药的必要性,提高其治疗率和控制率,最终达到从三级预防的角度来防治高血压的目的。关键词: 高血压;筛检;防治;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