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肥胖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及个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对现代人来说,营养过剩及体力活动减少是引起或加重肥胖的关键因素,因此运动在预防和控制肥胖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骨骼肌不仅是参与运动的主要器官,而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一些细胞因子除了在局部发挥作用外,还可分泌入血并进入其它组织和器官发挥其生理功能,这些细胞因子被称为肌肉因子。IL-6作为最早发现的肌肉因子,其与能量代谢及运动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然而这些研究都是在正常健康状态下进行,而对病理状态下,如肥胖状态下运动对IL-6的调节作用还无人研究。IL-15是一种新确定的肌肉因子,它主要由骨骼肌产生,可促进骨骼肌蛋白的积累,抑制其分解;此外,IL-15还可作用于脂肪组织内的IL-15受体进而调节脂肪的代谢,因此对治疗肥胖及骨骼肌萎缩具有积极作用。有趣的是,运动对防治肥胖和骨骼肌萎缩也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是否与IL-15有关,目前还不清楚。硫化氢(H2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的气体分子递质,其在代谢、炎症、神经和血管等多个方面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最近有文献报道,外源性H2S具有改善脂质代谢并减轻脂肪肝的作用。催化生成内源性H2S的三种酶在大鼠骨骼肌中均有表达,而运动对骨骼肌内源性H2S合成系统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目的:检测大鼠运动减肥过程中骨骼肌内源性H2S合成系统及IL-6、IL-15基因表达的变化,为深入理解运动减肥的机制及H2S在运动减肥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8周造模法建立大鼠肥胖模型并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高脂膳食肥胖大鼠进行干预。实验共分三组:正常对照组(CN组)、肥胖组(OB组)、肥胖加运动组(OB+EX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实验组大鼠骨骼肌中H2S的含量;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大鼠骨骼肌中H2S合成相关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MST)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IHC)实验检测大鼠骨骼肌中CSE的定位及蛋白表达量;用RT-PCR检测骨骼肌中IL-6、IL-15的m RNA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CN组相比,OB组大鼠骨骼肌中H2S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OB组相比,OB+EX组大鼠骨骼肌中H2S含量有所升高(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CN组相比,OB组大鼠骨骼肌中CSE基因的m 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CBS基因的m RNA表达量也降低(P<0.05);与OB组相比,OB+EX组大鼠骨骼肌中CSE基因的m RNA表达量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N组相比,OB组大鼠骨骼肌中CSE基因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OB组相比,OB+EX组大鼠骨骼肌中CSE基因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IHC结果显示,大鼠骨骼肌中CSE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内,运动组大鼠骨骼肌中CSE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RT-PCR结果显示:与CN组相比,OB组大鼠骨骼肌中IL-6基因的m 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IL-15的m RNA表达量无变化;与OB组相比,OB+EX组大鼠骨骼肌中IL-6基因的m RNA表达量降低(P<0.05),IL-15基因的m 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1.肥胖降低大鼠骨骼肌中H2S的含量,而中等强度运动使其升高,这可能与内源性H2S合成酶CSE的规律性变化有关。2.肥胖升高大鼠骨骼肌中IL-6的m RNA表达量,而中等强度运动使其降低,这可能与运动升高骨骼肌中H2S的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