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寺庙园林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园林逐步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内涵,而植物景观更是这种风格与独特内涵的物质与精神的体现。作为我国佛国仙山的天台山,有着许多著名寺庙,其中国清寺寺内植物景观非常优美,古树众多,它们见证了国清寺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国清寺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对现代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很大的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全样实地调查,从植物群落特征、空间特征、文化特征等角度,对国清寺寺庙园林植物造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清寺园林植物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51科108属126种,为景观多样性奠定了很好基础。从植物组成来看,优势种以常绿乔木为主,主要为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竹(Bambusoideae)、黑松(Pinus thunbergii)、苏铁(Cycas revoluta)等,其中柏木、香樟等佛教树种尤为优势;国清寺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36,Gleason指数平均值为10.86,Margalef指数平均值为15.85,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96,Shannon-Wienner指数平均值为5.43,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1.14。(2)国清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常以孤植、列植、对植、群植等栽植方式,与建筑、水体、庭院等造园要素进行有机搭配。通过开敞、半开敞、封闭、覆盖、垂直等空间构成形成静态、动态2种形态类型,隋梅景观、竹林景观、古树群景观等可谓是国清寺园林植物造景之经典。(3)国清寺的选址运用了道教的“四象”学说的“风水宝地”理论,儒家的依水建屋的水文化、“天时地利人和”理念;植物造景运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文化中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佛教天台宗的性具实相、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净土思想等五大美学思想,儒家的“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曲径幽深.”、“虚实”等园林布局的艺术,同时运用了寺庙旅游文化对植物景观多样性的要求以及深厚的寺庙茶文化,这些为国清寺的植物造景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增加植物景观的艺术美感。(4)植物造景的文化性是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的一大特色。国清寺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的文化性与天台县宗教文化、天台县地域文化、天台山人文景观内涵等有着密切联系。注重挖掘植物景观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优化现有的植物景观群落结构,梳理出合理的植物景观路线,是目前提升国清寺园林植物造景质量的重要举措。
其他文献
本试验根据GenBank公布的原鸡(Gallusgallus)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1,GnRH1)基因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京海黄鸡下丘脑组织克隆GnRHl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履行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已发展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估和应对经济责任审计风
半导体制造工艺从0.18μm技术节点开始,“亚波长光刻”技术被广泛采用。在亚波长光刻下,由于掩模制造、光刻和蚀刻过程中光的衍射及其它物理现象,导致掩模图形和硅片表面实际
集成电路的验证,已经成为其研发的最大障碍。传统的模拟验证技术无法满足当前SOC(System-On-Chip)设计带来的空前巨大的验证需求。基于此,形式化的验证方法作为模拟方法的一
智能变电站中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用于传输变电站跳合闸报文等关键信息,是保障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通信
“课程目标”这一概念在现代课程理论中十分重要。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所确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校教学工作起引导和制约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国内外教育先驱对“课
偏振控制器(PC)是光纤通信系统尤其是偏振模色散补偿和相干光通信不可少的偏振态控制元件。偏振控制器要求有快的响应速度,大的消光比,小的波动,并能无端复位或不需复位就可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变得也越来越复杂。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面对错综复杂的交通网,如何从中选出一条最合适的路而又能快速准确到达,已成为车主们经常碰到的难题。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发展和设计复杂度的增长,对集成电路的验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SoC(System On a Chip)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同一块芯片上可
本文对采用磁控溅射制备β-FeSi2薄膜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制备了β-FeSi2薄膜,分析了β-FeSi2薄膜的生长机理。 利用XRD、EDAX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采用离子束合成(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