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砂浆法配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收缩及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生混凝土构件复合受力性能和冻融环境下结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设计方法”(项目批准号51278151)的子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混凝土建筑所占比重最大,每年混凝土的用量已达20亿立方米。如此庞大的用量导致骨料资源的匮乏,而对废弃混凝土的不当处理又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将废弃混凝土通过一定的处理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者配制再生混凝土
其他文献
自钢筋混凝土发明以来,由于其良好的性能故而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不足导致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便是钢筋的锈蚀。此外,它还对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在查阅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锈蚀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对混凝土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电
学位
混凝土已经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相关文献表明,结构损伤的破坏及演化发生在宏观和细观不同量级空间尺度上。现有实验研究混凝土细观情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眼于用数值模拟探究混凝土内部损伤。在数值模拟中,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宏观、细观、微观。在这三个水平中,细观水平是评估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性能最合适、最有用的水平。本文结合蒙特卡罗随机数方法和
学位
混凝土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随着建筑材料向着更加经济、节能、可靠方向的发展,对混凝土的制备提出更加精确的要求。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加水搅拌成的复合材料。集料作为混凝土的一种填充材料,其用量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80%,对于混凝土各项性能和使用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预加疲劳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混凝土骨料粒径对于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试件制备、选择过程中,本试验利用超声测缺方
学位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的不断深入改革,市场上对能够取代实心粘土砖的粉煤灰蒸压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粉煤灰砖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砖坯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布料的均匀性与密实度。布料不均砖坯将会出现大小头、窄腰等问题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在压机压下时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压机倾斜,缩短压机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布料越均匀则密实度越大,砖坯强度就越大,砖坯质量就越高,所以研究粉料布料均匀
学位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和公路交通建设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此迅速的发展,必然消耗了巨大的混凝土用量。在巨大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旧建筑物及破损道路被拆除、改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巨大的废弃混凝土产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对于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在这个过程中,清运现场时及在途中飞扬的尘土、露撒的沙石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其次
学位
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多相非均质复合材料,它的力学性能主要依赖于其内部各相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的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混凝土细观断裂破坏的全过程,还可以反映骨料的形状、含量及界面过渡区(ITZ)等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确保计算模型可靠和有效的前提下,可以替代部分试验,避开试验条件的限制及人为操作误差等对结果的影响。本文依据细观力学理论,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及两者之
学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但耕地资源极度匮乏,传统的用黏土烧砖制瓦受到国家法律限制,因此用秸秆代替黏土做建筑瓦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在秸秆人造板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秸秆瓦的制作工艺,阐述了开发应用秸秆瓦的意义与前景。本文首先针对瓦的功能,通过研究一般建筑屋顶对瓦的要求以及秸秆板的自身特性,设计出一种秸秆瓦主瓦的形状和规格。根据所设计的秸秆瓦的形状和规格,结合秸
学位
本文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磨细钢渣粉为掺合料,以一元和多元复合的方式替换部分水泥设计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主要研究了钢纤维和多元复合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完成了坍落扩展度和抗压强度的正交试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电通量试验、抗碳化性能的碳化试验及微观结构的压汞试验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掺合料的取代量和减水剂掺量四个因
学位
绿藻作为为可替代传统燃料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可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的问题。大量研究围绕影响藻类增殖的因素展开,但对水体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微藻产油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设计多种对蹄形藻(Kirchneriella sp. zp-1)和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 zp-2)藻增长潜力(algae growth potential test, AGP)的单因素试验,探究营养
学位
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广泛,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的引入使得对生产线的自动监控得以简化。但由于向PLC制造商购买成套系统费用高,不易维护,可移植性差。如何在组态端开发出一套可靠性高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研究内容如下,采用软硬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基于PLC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系统通过现场总线连接控制计算机、PLC、变频器等设备,其中PLC作为控制和数据采集单元;软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