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陶器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对于夏商时期手工业制品的研究,多集中在青铜器、玉器,有关制陶工艺的研究一般较少,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研究仅侧重于制陶工艺,而未能深入发掘制陶工艺背后所体现的生产组织模式。因此,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盘龙城这一处南方地区典型商代遗址近年出土陶器做了细致的观察,通过研判陶器器表痕迹,总结盘龙城遗址陶器制作工艺,并辅以相关陶容器尺寸的数据分析结果,对盘龙城商城陶器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分别从民族志、观察法、科技考古、实验考古、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陶器研究的理论探索等六个方面回顾了既往我国制陶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历程,指出了过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盘龙城遗址的概况。首先简述了盘龙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文化面貌和性质,接着对2013-2021年调查发掘成果做出说明,最后对本文所用材料做简要的介绍。第三章,盘龙城遗址制陶工艺的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之一。首先在“操作链”的视角下,由原料的采选与制备、成型工艺、修整工艺、装饰工艺、烧制工艺、改制等六个方面概述盘龙城遗址陶器的制作工艺。然后选取大口缸、鬲、甗、罐、簋、爵、盆、大口尊等典型陶器进行观察,并结合分期对制作工艺进行探讨,复原上述典型陶器的制作流程。本文认为,就原料的采选与制备而言,盘龙城遗址陶土及羼合料有选择的取自遗址及周边地区;就成型工艺而言,盘龙城遗址陶器成型方法呈现多样性,以泥条盘筑和泥条拉坯成型技术为主,与之相对的,快轮拉坯法呈现衰颓之势,此外,拼接和贴附等辅助成型工艺亦得到大量使用;就修整工艺而言,盘龙城遗址陶器普遍经过修整,但修整工艺整体水平不高;就装饰工艺而言,盘龙城遗址陶器形成了以绳纹为主的装饰体系,同类陶器的装饰流程、纹饰的搭配组合、具体施纹部位基本保持一致;就烧制工艺而言,盘龙城遗址陶器整体上可分为有窑烧制和无窑烧制两种烧制方式,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陶器为无窑烧制,陶色多呈红色系,此外,渗碳技术在盘龙城遗址陶器中亦得到普遍应用,其中鬲一类炊器多为窑外渗碳;就改制而言,目前盘龙城遗址唯一可见的改制器物为圆陶片,其多改制自大口缸腹片,形制规整,多出土于房址和墓葬,可能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性质。综合观察,发现盘龙城遗址早期至中期陶器制作工艺趋于标准化,而至盘龙城晚期,伴随着制陶工艺的衰颓,又呈现多样性。第四章,盘龙城遗址陶器生产组织模式的研究。这是本文的另一核心章节。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辨析了专业化与生产组织模式,标准化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本文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盘龙城遗址陶器生产组织模式的思路,即从成分分析、制作工艺及陶容器尺寸等三个方面对盘龙城遗址陶器生产组织模式作有限度的复原和探讨。最后,基于以上思路推进研究,得到了盘龙城遗址陶器可能存在依附型专业化和独立型专业化两类生产组织模式的推论。第五章,结语。主要是对本文观点进行总结回顾,并简要指出本文的存在一些问题及未来继续该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规避措施。
其他文献
报纸
记述中国锹甲科6新纪录种:艾氏半刀锹甲Hemisodorcus arrowi Boileau,1911、叉齿莫锹甲Macrodorcas séguyi De Lisle,1955、锐眦新锹甲Neolucanus vicinus Pouillaude,1913、佛氏六节锹甲Hexarthrius forsteri、巨鹿锹甲Rhaetus westwoodi(Parry,1862)、戈齿前锹甲Pros
期刊
果实的出现被认为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一次重要的性状创新事件。十字花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重要代表类群,果实形状十分丰富多样,其遗传基础和进化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欧洲荠菜(Capsella rubella)属于荠属植物,具有心形短角果,是从具有圆柱形长角果的祖先进化而来。个体发育分析表明,欧洲荠菜雌蕊早期呈椭圆形,在授粉之后,心形果实才逐渐发育形成。通过观察生长素信号和合成的报告基因,我们发现欧洲荠菜心形
会议
超表面是一种能够精确调控光波相位、振幅、偏振、频率等参量的亚波长级周期性平面结构材料,能够用于设计制造例如超透镜、全息、纳米印刷、涡旋光发生器、分束器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轻薄紧凑、高集成度的光学器件。近年来,基于超表面的图像显示技术以其广泛和直观的应用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对超表面图像显示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替代全息和纳米印刷等传统显示技术中,旨在提高图像显示的质量和使器件的轻量化。复用
学位
在南宋的绘画史上,禅宗画已经发展到了崭新的高度,涌现出了一批绘画造诣极高的禅宗画家,禅僧牧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擅长画人物、花鸟和山水,尤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其花鸟画风格不同于院体画的谨严缜密、精工巧构,也不同于文人画的简率怡情,而是简洁、豪放、空灵,或工写结合,或粗笔大写意,极大地发展了南宋时期水墨画的样式,开拓了中国花鸟画新的语境。
期刊
“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成为我国4A、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得以明确。一般来说,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应具备现代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品质化的服务质量。“语言景观”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工具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
期刊
“巴中皮影戏”,即四川通、南、巴、平革命老区流行、存在的活态皮影戏班及其表演活动。巴中皮影戏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社会的产物,始出现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从造型、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显著个性特征的四川皮影戏影系的一个亚型。它体现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皮影戏专家的高度重视。
期刊
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性问题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的汽车企业开始将精力着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之上。新能源汽车的推行虽然能够有效帮助我国缓解废气排放过多等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却不是一凡风顺的。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成长,国内也颁布了相关政策来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些帮助,希望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在国际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本文通过对新能源
期刊
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理论指导,结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最新修订方案,深入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在该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从课程现状、课程教学目标、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的创新模式和方法路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探索,为中药学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期刊
<正>行走在浙江绍兴东浦小镇的青石板上,过锡麟中学,走5分钟路程,就可见到一尊徐锡麟烈士塑像。太阳下,烈士身穿长袍,脚着浅口布鞋,手执书卷,昂首前视。从铜像处出发,穿过锡麟老街,便是徐锡麟故居。在这里工作了11年的讲解员刘丽华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亲自到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书写挽联"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以此告慰先烈。如今,此联悬于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