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箱型柱电渣焊接头温度场、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箱型柱中,由于构件尺寸较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和控制变形,腹板与隔板通常采用电渣焊方法来连接。由于电渣焊的热输入远远大于 CO2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等普通的熔焊方法,过大的热输入使得电渣焊接头微观组织粗大并显著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一旦箱型柱在承受诸如地震等冲击载荷时,由于电渣焊接头是整个构件组织和力学性能最薄弱位置,该处将最容易产生脆性破坏并发生断裂的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小电渣焊接头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的高温停留时间以提高接头的韧性已成为钢结构工程制造领域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此外,由于构件在焊接过程中,经受局部的加热和冷却,因此在焊件中会形成了极不均匀的温度场,这样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焊接残余应力不仅是引起焊接裂纹的主要原因,也是降低接头疲劳强度,诱发应力腐蚀裂纹和增大结构脆性断裂危险性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焊接变形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降低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装配上的问题,矫正焊接变形不仅会延长生产周期而且还会增加制造成本。因此,在实际焊接生产中如何有效地预测和控制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通用有限元软件 MSC.Marc为平台,开发了用于模拟电渣焊接头温度场、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在所开发的计算方法中,采用了等密度椭球体积移动热源模型来模拟电渣焊的热输入,用生死单元技术考虑焊丝填充过程,并采用实测得到的低合金高强钢SM490A材料的高温热物理-力学性能参数模拟了箱型柱中的腹板与隔板电渣焊接头温度场、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同时,本文用试验方法实测了电渣焊接头典型位置的热循环曲线和焊接变形,并通过制备接头金相观察了接头的焊缝宏观截面形状。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讨论了电渣焊接头温度场分布特征以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电渣焊时焊接变形产生的机理。  为了提高箱型柱中电渣焊接头的韧性,基于焊接传热理论,提出了采用外部铜块通水冷却(铜冷)和直接喷水冷却(水冷)等强制冷却方式来增加焊件的散热能力,以避免接头产生过宽的热影响区、过长的?t8/5时间和高温停留时间,以利于提高电渣焊接头的韧性的方法。本文基于所开发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一步开发出了电渣焊过程中采用强制冷却(铜冷和水冷)方式来带走焊接过程中热量的计算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详细对比了空冷、铜冷和水冷等三个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本文以铜冷接头为例进行了典型位置温度热循环测量试验,以验证所开发的强制冷却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电渣焊接头中焊缝及热影响区的?t8/5时间远远大于常规焊接方法,且焊缝在相变温度以上停留的时间tH也远远超过常规焊接方法的tH时间,电渣焊热影响区宽度也远远要大于常规焊接方法单道焊所产生的热影响区宽度;电渣焊接头的高拉伸纵向残余应力宽度要远远大于常规焊接方法单道焊所形成的高应力宽度;在焊接变形方面,虽然电渣焊的热输入很大,但是由于试件尺寸较大,自身刚度较大,使得焊后形成的横向收缩和角变形相对较小。基于对比空冷、铜冷和水冷条件下电渣焊接头温度场、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发现:铜冷和水冷式强制冷却方式对熔池的大小影响较小,但可以显著减小接头的热影响区宽度、大大缩短?t8/5时间以及高温停留时间;此外采用强制冷却方式对纵向残余应力峰值影响较小,但是明显改变了腹板底部焊接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甚至是应力符号;强制冷却时将减小焊件的横向收缩量,但是增大了焊件的角变形。  此外,本文最后采用所开发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预测了实际生产中大型整体钢结构箱型柱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本研究开发的数值模拟方法为钢结构箱型柱电渣焊接头温度场、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理论预测和控制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将对设计与制造阶段如何控制电渣焊接头温度、应力和变形以及提高接头韧性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取得的研究结果也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转化装置,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甲醇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清洁零排放、能量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制备高性能的质子交换膜为目的,采用掺杂功能化氧化石墨的方式来制备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以改进磺化聚醚醚酮的质子导电性能。通过对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测试,来对膜内质子传递过程
学位
能够有效地对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尺寸和形貌进行控制,是制造各种纳米器件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半导体传感器具有反应灵敏、寿命长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半导体传感器的性能,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采用化学手段对半导体氧化物的结构、尺寸和形貌进行控制。三氧化钨具有特殊晶体结构和物理及化学性质,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殊维度结构的三氧化钨粉体材料的研究比较广泛,但都存在可控性低、生产效率低、工艺复杂等缺
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因其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同时,伴随现代信息存储和半导体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器件的构筑单元的要求越来越小。例如,以ZnO纳米线结构为基础的纳米技术己向器件集成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ZnO纳米线的尺寸非常小,利用常规的微纳加工技术构造ZnO纳米器件已经成为关键性难题,并最终导致了ZnO纳米线在探测器的发展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本文针对这
碳纳米管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基于碳管的纳米复合结构可实现材料的众多特殊功能特性和器件应用。研究合成碳管及其纳米复合结构对该新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研究了高温气相催化热解反应制备高纯单壁碳管及其连续纤维的反应化学和合成控制。发现乙醇较正己烷、二甲苯,二茂铁较醋酸钴和低热导较高热导喷嘴更有利于生长连续碳纳米管纤维。在此基础上以乙醇为碳源在氢气流中合成出连续的高纯单壁碳纳米管纤维。以乙醇为碳源
学位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同时,思想界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行的格局.儒学维系社会稳定的力量开始崩塌;道家融合儒学发展为玄学;佛教兴盛,佛学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