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2019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学校教育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应当格外关注教学改革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来不断拓展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结合教育部针对疫情期间所提倡的“停课不停学”,让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实施线上教学成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线上教学对落实学生基础性知识、价值性引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线下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就要求高中思政政治课在实施线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形式新任务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分析和研究。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到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新思路。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所具有的意义,理论上而言线上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现实上而言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于信息化学习的适应和高效利用程度,从而促进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整体育人效果的提升。总结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单薄,实证研究较少,问题对策层面的研究还需要加以完善。国外在线上教学实效性研究方面,有一些前沿学术成果和理论可以借鉴。最后根据研究上述思路和研究方法展开撰写。第一部分,界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的相关概念,分析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意义。概念界定包括,实效性、线上教学实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意义包括,第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科学性;第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第三,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发展。第二部分,阐述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研究搭好基本的框架。第三部分,探究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当前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表现出的积极趋势包括:教学互动更具平等性;教学实施过程更具精准性;教学资源更具丰富性;教学反馈更具及时性。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第二,教学理念机械化,教学资源运用不充分;第三,教学以灌输为主,忽视思想教育的内容;第四,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第四部分,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实现策略。提升策略包括,第一,优化教师线上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二,围绕思想政治课程本质,开发线上教学资源;第三,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组织管理。这些策略有助于更好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第五部分,展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线上教学情况,进行课例分析。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研究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简称PMBOK?指南)、《个人项目管理能力基准——项目管理、项目集群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简称IPMA ICB?4.0)、ISO 21500《项目管理指南》是国际项目管理三大标准。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所颁布的《PMBOK?指南》六个版本发展过程来看,项目相关方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过查阅资料,前人对于项目相关方管理成熟度的研究鲜少。所以本文主要以国际项目管理标准
学位
土壤氮(N)循环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根系都能与土壤真菌形成外生菌根(ECM)或丛枝菌根(AM)。菌根能够帮助树木获取土壤氮从而调节土壤氮循环过程,但不同类型菌根树种影响土壤氮循环的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以亚热带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菌根调查构建ECM和AM树种优势及梯度变化样地,研究菌根树种相对丰度变化对土壤氮循环包括
学位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19世纪最卓越的艺术大师之一。其作品极具特点,区别于和他同时代塞尚等画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追求以及思想。其中他对黄蓝色两种色彩的主观应用更体现了他坎坷的命运和他对幸福生活的狂热追求,这些悲惨和激情产生的绚丽色彩也是梵高人生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梵高画中色彩进行研究,探索其中黄蓝对比色所蕴含情感表现。
期刊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少语言学家承担起了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使命。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从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角度对与生态系统有潜在影响的各类话语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以揭示话语背后隐藏的生态蕴意。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从及物性、语气、情态、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角度,对55首英译宋代山水田园诗词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诗人怎样通过语言来展示其生态取向,以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被提上日程,中国加大力度招收留学生。全英文教学(EMI)被认为是吸引和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全英文教学1的实施对提供素质教育,满足国际学生的学习诉求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以往的全英文教学研究主要针对中国高校学生的双语或全英文课程,缺少对于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研究,更缺少对中国偏远地区的全英文教学研究。鉴于云南省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战略要地,本研究旨在通过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和软实力在世界的投射,全英文授课教学(EMI)使得中国高校涌入了大量攻读不同学位的留学生,在英语教学资源比较充足的发达城市开展留学生如何适应中国EMI教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对英语资源欠发达地区而言,留学生如何学习EMI课程仍然是未知的。鉴于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中心的新定位,因此,研究云南高校留学生EMI教学的实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根据Spolsky的三分语言政
学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两国贸易在曲折中发展,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贸易中的摩擦仍不可避免。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不仅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美贸易战话语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中美双方在报道贸易战中所运用的话语策略以及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有助于中方更好地应对贸易争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Lexi
学位
根际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区域,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壤本体,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对探究植物的养分吸收利用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亚热带18种常见树种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初期(4月)和生长旺盛期(7月)进行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取样,对土壤pH、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氮转化速率进行测定。比
学位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云南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以东南亚语种为重点的非通用语专业。在云南高校新开设的外语专业中,泰语备受欢迎。根据the Douglas Fir Group(2016)的第二语言习得框架,本研究探讨了宏观层面-国家语言意识形态、中观层面-语言管理的制度话语以及微观层面-泰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经历之间的相互
学位
单层(monolayer,ML)和少层(few-layer,FL)黑磷(black phosphorus,BP)是具有直接带隙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因高载流子迁移率、光电各向异性以及能带结构的层数依赖性,使得其在光电子学和电子学领域拥有很大科研和应用潜力。目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应用可行性的单层和少层黑磷主要通过液相剥离法得到,如:FL-BP纳米片、BP量子点(Quantum dot,QD)等。然而,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