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腹主动脉瘤(AAA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是指腹主动脉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瘤样膨大,一旦发生瘤体破裂,病死率高达78-94%。目前,对于直径<5.5cm、瘤体扩张缓慢、近期破裂的风险很低的无症状小腹主动脉瘤,尚无明确的干预措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对于手术的耐受力逐渐下降,而瘤体的增长和扩张是不可逆的,必然导致老年后手术治疗风险增大。对于此类患者,目前临床此类药物作用有限。因此,开发针对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药物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发氧自由基产生、平滑肌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从而加重腹主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加速弹力纤维、胶原蛋白降解和动脉中膜的坏死,动脉壁重塑,致使瘤体逐渐扩张。葛根素是一种高效氧自由基清除剂,临床上广泛用来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报道葛根素具有抗氧自由基损伤、细胞保护、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等多种作用。但其对于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尚未见研究,。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葛根素对于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腹主动脉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启发。目的:建立AngⅡ诱导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就葛根素对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影响从成瘤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葛根素对小鼠腹主动脉的扩张是否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的发病机制,为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葛根素对EOM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其对于新生炎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AngⅡ诱导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上模拟人腹主动脉瘤形成。并采用葛根素灌喂小鼠后与对照组比较腹主动脉瘤成瘤发生率,NADPH氧化酶活性,MMP2激活情况,ROS生成情况,AP-1和p-Ju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葛根素对EOM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检测EOMA细胞中caspase-9/3酶活性。结果:结果显示,AngⅡ模型组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为80%,而200mg/kg和100mg/kg葛根素治疗组分别降至50%,30%;葛根素治疗组中NADPH氧化酶活性,MMPs表达,ROS产物,AP-1蛋白及p-Jun蛋白的表达相比于AngⅡ模型组显著降低,同时,葛根素显著抑制EOM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显著增加EOMA细胞内caspase-9/3酶活性,提示其可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结论:葛根素可以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腹主动脉瘤形成。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抑制ROS产物、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和活性,降低主动脉瘤内AP-1蛋白的表达,同降低p-Jun蛋白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caspase-9/3酶活性。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内容为明确过期药品的定义及其危害,通过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而提高我国家庭过期药品处理水平。本文研究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地查找,进而为本文研究提
古老的燕赵大地孕育了灿烂的燕赵文化。发挥燕赵文化优良传统,加强统战文化工作,对河北省的文化统战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推进河北文化统战的建设,离不开燕赵文化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中出现的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生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刻不容缓,同时对生产现场的安全评估又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我们如何解决提高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能力和
目的:诸多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等的发生及预后有关,HAS-BLED评分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房颤出
作为川滇菱形活动块体东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江断裂带,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中段又分为东西两支,沧溪-清水海断裂是其西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野外区域地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构应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学以致用展开,这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SCV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诊断与预防已经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皮肤胆固醇与ASCVD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