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三苯基苯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以及石墨烯纳米片的生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4年,石墨烯首先被英国的物理学家们通过剥离石墨的方法发现了。石墨烯相应的电学、热学以及磁学等特性皆相当的特别,因此,它在很多方面都有潜在的大规模应用前景。在石墨烯的应用中,对其大小、形貌有一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法能够很好的把控所得石墨烯的形貌以及大小。这种方法就是使用芳香烃分子作为前驱分子,在金属衬底(尤其是活泼的过渡金属衬底)上生成石墨烯。在本文中,用1,3,5-三苯基苯(1,3,5-triphenylbenzene,TPB)分子作为前驱分子,用自下而上的自组装的方法,在Cu(100)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flakes,GNFs)。基于紫外光电子能谱(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UPS),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ngle Resolved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RUPS)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研究TPB分子在Cu衬底的吸附过程,以及GNFs在Cu(100)表面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当覆盖度为一个单层(monolayer,ML)时,TPB分子的三个特征峰d,e,f分别位于费米能级以下3.095 eV、7.326 eV、9.349 eV的位置;随着TPB分子在Cu(100)衬底上的覆盖度的不断增加,功函数会不断减少,这是由于TPB分子与Cu衬底的界面形成界面偶极子以及发生了电荷的重排造成的;随着GNFs的生成,它的五个特征峰g、h、i、j、k最后稳定在费米能级以下1.100 eV、3.529 eV、6.984 eV、8.465 eV、9.606 eV的位置。基于ARUPS和DFT,研究发现TPB分子在Cu(100)衬底上是平躺的,GNFs在Cu(100)衬底上也是平躺的。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LED照明技术应用前景也逐渐凸显出来。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LED作为光源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环保、安全等特点。所以LED照明已成为当代研究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安全管理工作整体上来说仍处于粗放状态,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
城市微气候的良好营造有利于城市的宜居性,尤其是在严寒地区城市营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显的尤为重要。在城市中能够影响其微气候的重要因素有建筑、硬质铺装、绿化、水体等,水
X2YZ型Heusler化合物(X和Y是过渡金属元素,Z是主族元素)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电性能,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通过真空电弧熔炼法、高能球
分类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一般的分类研究主要针对于平衡数据集,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平衡数据集大量存在。所以,对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研究具有实用价值。一般
随着电气时代的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为其具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mission,IC
现如今数字抠图技术已成为视觉特效制作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然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主流的抠图算法是采样算法与传播算法相结合的抠图算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世界十大病害之一,可引起以番茄、葡萄、草莓等为主的至少200多种植物发病。由于灰葡萄孢菌繁殖速度快,变异性强,转座子活跃,
随着计算机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建设和启用了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来推进学校的教学。由于这些信息系统采用不同单位开发,各自的数据库类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