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03对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实验ⅠCCI及鞘内置管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及鞘内长期留置导管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①SD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n=12),观察处理后42d内自发痛、触诱发痛、热刺激及冷刺激痛觉过敏等行为学变化;②SD大鼠54只,均分为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3d、7d、14d、21d、28d、35d、42d组,观察坐骨神经和脊髓组织大体形态、HE染色、轴突髓鞘染色及超微结构变化;③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n=5)及鞘内置管组(n=25),观察经腰部鞘内置管留置不同时间对大鼠行为学及置管部位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①CCI大鼠术后3d即出现明显的自发性疼痛,机械刺激痛阈值从术前的17.33g±5.42g降至3.28g±1.37g;热刺激爪退缩阈值从12.13s±2.37s缩短至10.43s±1.65s;冷刺激抬足次数从3.50±1.09次增加至14.75±2.34次。术后7d-14d这些阈值的变化逐渐达高峰,并持续至观察期结束(42d)。②CCI大鼠坐骨神经结扎部位及其远端轴突水肿,部分脱髓鞘;③腰部鞘内长期留置PE-10导管对行为学及组织形态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①大鼠CCI模型可以产生明显的、稳定的自发性疼痛和诱发性疼痛等类似临床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其局部病理变化与症状相符。②经腰部切开后明视下鞘内置管成功率高,对动物整体及局部影响较小,可用于长期鞘内给药。
实验Ⅱ单次鞘内注射S0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目的:观察单次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并行腰部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均分为11组。对照组经导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其余每组动物分别经导管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或N型钙通道阻滞剂SNX-111各150ng、300ng、600ng、900ng或1200ng。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每隔1h热痛觉过敏及触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各组给药后与给药前阈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药物相应剂量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O3各剂量均可提高CCI大鼠热刺激痛及触诱发痛阈值,剂量越大镇痛效果越强。给药后2h左右镇痛作用可达峰值,并维持5-6h。SO3300ng及600ng两剂量组对热刺激痛的镇痛效果弱于SNX-111相应剂量组;其余剂量组对热刺激痛的镇痛效果相近;SO3与SNX-111各相应剂量组对触诱发痛的镇痛作用相当。结论:鞘内注射SO3可以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其镇痛作用与剂量相关,镇痛强度与SNX-111相近。
实验Ⅲ连续鞘内注射S0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经腰部鞘内置管连接微量渗透泵。对照组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25μL/hr;用药组共3组,分别经微量渗透泵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生理盐水溶液15ng/h、30ng/h或60ng/h,共28d。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不同时点体重、热痛觉过敏及触觉异常的反应阈值。不同剂量组给药后与给药前阈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点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持续鞘内注射SO3对体重影响小;呈剂量依赖性提高CCI大鼠热刺激痛及触诱发痛阈值;连续用药28d其镇痛作用无衰减;停药2天后各阈值回到给药前水平。结论:长期持续鞘内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未发生成瘾及耐药,无明显毒副作用;其镇痛作用可逆。
第二部分鞘内注射S03对神经痛大鼠镇痛机理的实验研究:实验Ⅰ鞘内注射S03对CCI大鼠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目的:探讨鞘内注射N型钙通道阻滞剂ω-芋螺毒素SO3对CCI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CCI后14d组(C组)、CCI后14d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组(CN组)、CCI后14d单次鞘内注射SO3600ng组(CS1组)和CCI7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30ng/h)7d组(CS7组)。取各组动物L4-L6双侧DRG,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I14d结扎侧与非结扎侧DRG细胞内Ca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分别升高了45%(p<0.01)和16.5%(p>0.05)。CCI14d鞘内注射NS后双侧DRGCa2+含量与未置管组相近。鞘内注射SO3600ng明显降低结扎侧与非结扎侧DRGCa2+含量,与C组比分别降低了29.8%(p<0.05)和17.1%,水平与正常大鼠相似。CCI大鼠持续鞘内注射SO3(30ng/h)7d后双侧DRGCa2+含量进一步降低,低于正常基础值水平,但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鞘内注射SO3抑制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实验Ⅱ.鞘内注射S03对CCI大鼠脊髓CGRP、P物质、Fos蛋白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ω-芋螺毒素SO3对CCI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及CGRP、SP含量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其中3组为假手术或单纯制作CCI模型后3d、14d;3组为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另3组为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共7d。在预定时间点,经左心室灌注4%多聚甲醛,取L4-L6段脊髓制备石蜡切片。用相应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脊髓中F-LI、J-LI细胞数量,以及CGRP-LI、SP-LI阳性面积比例、目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结果:CCI后脊髓背角F-LI、J-LI细胞数量,以及CGRP-LI、SP-LI阳性面积比例、目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升高;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其无明显影响;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SO3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上升。结论:神经损伤后脊髓Fos、Jun蛋白表达增加,CGRP、SP释放增多。鞘内注射SO3可以减轻此种反应,提示N型钙通道阻滞剂在脊髓水平可以部分阻断伤害性信息传递。
实验Ⅲ鞘内注射S03对CCI大鼠脊髓及坐骨神经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鞘内注射S03对CCI大鼠脊髓及坐骨神经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慢性神经痛的发展过程中Ca2+对iNOS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4组(n=10),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CCI后14d组(C组)、CCI7d后连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7d组(CN组)和CCI7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30ng/h)7d组(CS组)。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验各组动物脊髓及坐骨神经结扎部位中段和远端iNOS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GAPDH表达量作为内参照。结果:正常大鼠脊髓及坐骨神经标本未见iNOS表达。CCI大鼠结扎侧坐骨神经及同侧脊髓均有较强的iNOS表达。持续鞘内注射SO3后此种表达减弱。结论:CCI大鼠脊髓和受损坐骨神经iNOS表达增加,鞘内注射SO3可降低CCI大鼠上述部位iNOS表达。提示慢性神经痛的发展过程中,Ca2+通道阻滞对iNOS的表达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