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有特殊的性质,它既是巨大的风险源,同时也是重要的风险规避工具。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各国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做了大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促使衍生金融工具开始陆续在我国出现。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规范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2006年2.月15日,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正式颁布,规定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本文试图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新会计准则与现有会计制度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中国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落后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报表的冲击,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较多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的影响,以及给现行金融管理制度带来的诸多冲击,如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贷款五级分类监管以及原资产负债监管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可能会出现一些监管陷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准则应用环境、完善准则有关具体规定与指南、加强监管标准与会计标准的良性互动等对策与建议。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和规范研究等研究方法。文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文章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基本结论、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二章回顾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文献,包括国内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是文章的理论部分,从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三个方面阐述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造成的冲击。第四和第五章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新会计准则分别与现有会计制度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研究在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会计环境下新准则的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现行金融管理制度的冲击。第七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其中第六章和第七章是本文的重点。最后一章得出文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