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维护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62106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感器技术、微型机电系统(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 System)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技术日趋成熟,这项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来完成军事安全、医疗卫生、空间探索、拯救灾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承担复杂、危险的任务,尤其是在人类无法探访的区域。网络的覆盖范围被视为由WSN提供的QoS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但是,由于传感器节点的随机部署、节点能量的耗尽或是传感器的损坏,都可能导致覆盖洞会出现在目标区域内。覆盖洞的出现不仅会造成网络中的部分区域内的信息不能被感知到,而且会使某些数据传输通路中断,影响数据的传输,进而降低整个网络的性能,缩短网络的寿命。这种情况制约了WSN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制定相关的覆盖洞修复方案,维护网络的覆盖,是目前应该着手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已有WSN覆盖洞修复算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两层洞边缘节点移动性的洞修复算法和一个基于移动节点的洞修复算法,然后利用MATLAB对两个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 WSN中覆盖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对现有的覆盖洞修复算法进行了分析,重点比较了几类典型的覆盖洞修复算法,同时指出了网络覆盖维护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研究了基于两层洞边缘节点移动性的洞修复算法。现有的基于节点有限移动性的覆盖洞修复算法,只应用了洞边缘节点的移动性来修复较小的覆盖洞,而其它节点的移动性被浪费了,从而导致网络的自我修复效率不高。针对这样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两层洞边缘节点移动性的洞修复算法,利用洞边缘节点的非边缘邻居,即二层洞边缘节点的移动性来修复覆盖洞。该方法中,洞边缘节点在移动前先判断在自己的移动方向上,其修复能力能否满足洞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则发送信息给它的非边缘邻居,让这些邻居先向它的移动方向移动,以增加其可以移动的距离,从而提高节点的修复能力。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网络覆盖维护的能力。最后研究了基于移动节点的洞修复算法。该方法是基于覆盖洞的边缘信息,指导冗余的休眠移动节点移动到一个“最佳位置”,对覆盖洞进行修复。现有的方法对覆盖洞边缘信息的考虑过于简单,会使得移动过来的节点与原有网络产生过多的冗余。本文优化了覆盖洞的边缘信息,使得所需移动节点的数量得到优化,维护了网络的覆盖,延长了网络寿命。
其他文献
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Web服务越来越普及,互联网日益成为丰富的信息聚集地。用户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驱动力,充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资源,对于正确把握市场动态,快
光传送网作为电信网的基础网络,历经了从准同步数字系列到同步数字系列再到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等技术的发展过程。目前光传送网面临与其它业务网融合的趋势,在光传送网上传
数据仓库技术为决策分析提供了更好的支持,跳出了传统联机事务处理的范畴,是数据处理的发展方向,并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随着垄断格局的打破,为改善服务质量、提高
近年来随着网络用户在商务领域的应用增加,网络的性能与信息的安全成为一个焦点。这样,代理技术应需而生,代理服务器的好处众多,所以使用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由此在性能等方
软件复用能有效地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是软件复用的一种实践方法,其中的组件技术是支持复用的核心技术。为了能
说话人识别是指通过对说话人语音信号的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说话人是否在所记录的说话人集合中,进而确定说话人是谁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说话人识
H.264/AVC是ITU-T 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 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最新的视频标准。与现有的视频标准相比,H.264/AVC编码器能在保持相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节省大约50%
随着Web应用的迅速扩展,Internet上涌现了大量的功能相同的Web服务。如何从众多的服务中选取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成为其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Web服务QoS(Quality ofService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森林防火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后,针对棋盘山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林业管理局提出的林火监测自动化、扑火决策科学化、指挥调度快速反应的要求,根据需求分析,提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计算机网络来传输电力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IEC61850具有分层、面向对象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