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岳阳市岳阳楼区为例,按照国土资源部部署的县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在2010年度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基础上,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和《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技术手册》技术方法,采用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耕地占补平衡系统等数据,对2010-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岳阳楼区耕地从等别质量所占百分比来说,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该地区的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已经初见成效。但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是岳阳市的中心城区,城镇扩张引起的耕地占用情况较明显,新增耕地自然质量等为8等,而减少耕地多为2等,在研究区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占优补劣情况,且新增耕地数量上也大大低于减少耕地。从耕地质量角度看,研究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在2.0-4.0%之间,水田基本无障碍层次,旱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大多在60cm以上,土地生产潜力大。影响耕地质量的障碍因素主要为:土壤质地粘重,水田粘质土壤面积占70%以上,旱地粘质土壤面积占90%以上;土壤酸化退化明显,pH值小于5.5的土壤面积占3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下降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应该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现有耕地面积减少,积极补充耕地,达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然后应该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多渠道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从使用者来说,应该普及教育农民科学用肥,配方施肥,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研究成果为当地基本农田集中区的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的划定以及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