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pSET152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福堤霉素A的影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是一类能产生结构类型多样的抗生素的稀有放线菌。就小单孢菌近年来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数目,小单孢菌已超过链霉菌而位居首位。因此,小单孢菌属作为寻找新抗生素和其它新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新菌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显示出巨大的研究潜力。   本文以小单孢菌40027原始菌株和小单孢菌40027::pSET152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小单孢菌40027原始菌株和小单孢菌40027::pSET152菌株在发酵过程的生物活性与发酵产物中的生物活性,研究了质粒pSET152所携带的外源基因(acc(3)IV)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福堤霉素A的产量、结构、功能之间的影响。   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反复冻融法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菌丝体进行破碎,研究表明超声波细胞破碎法破碎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菌丝体效果比反复冻融法好,且经验证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内所产生的少量的抗菌活性物质包含有福堤霉素A,但是胞外所产的生物活性物质要高于胞内。   通过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级种子液制备至12h和发酵液制备至42h时,这2个时间分别为小单孢菌40027菌株种子培养期及发酵培养期的最佳时间。   比较小单孢菌40027原始菌株和小单孢菌40027::pSET152菌株在相同培养时期的抑菌活性,研究发现在菌种活化时期、发酵培养时期,小单孢菌40027 菌株抑菌活性比小单孢菌40027::pSET 152的抑菌活性强。   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发酵液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发酵所产福堤霉素A的饱和吸附量为6倍树脂体积,0.5N的氨水洗脱液的用量为3倍树脂体积。提取的粗产物采用TCL检测,确定了氯仿-甲醇-浓氨水为1:2:1是小单孢菌40027菌株发酵产物的粗提物薄层层析的最佳展层系统。   对1mg/mL福堤霉素A标准品进行色谱分析,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表明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福堤霉素A的效果要优于前者的检测效果,且确定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检测条件为:0.2 mol/L三氟乙酸溶液与甲醇比例为95:5;流速为1.0mL/min;漂移管温度为40℃;进样量为20μL;雾化气体压力为350kPa。在此条件下1mg/mL福堤霉素A标准品保留时间是7.20min。   对小单孢菌40027::pSET152菌株和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发酵纯化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确定了小单孢菌40027::pSET152菌株和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发酵所产福堤霉素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31、7.35 min,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1.9[%]、12.3[%],表明了二者发酵产物中含有基本等量的福堤霉素A。结果暗示了二者之间抑菌活性的差别不是由于二者所产的福堤霉素A的含量不同造成的,而是由于质粒pSET152所包含的acc(3)IV对福堤霉素A的结构有不同程度的钝化,引起福堤霉素A结构变化,从而导致了福堤霉素A抑菌活性的降低。
其他文献
高炉炼铁后产生大量的含钛高炉渣成为人造含钛资源。由于熔渣中钛组分弥散分布在不同矿物相,而且含钛矿物相晶粒细小,难以分离利用,通过对熔渣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促使钙钛矿相选择性析出长大,为选矿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高炉渣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基础,用低、中、高钛型改性高炉渣为原料,开展了高炉渣碎矿磨矿、高炉渣重选选钛、高炉渣常规浮选回收钙钛矿、表面改性与处理后精选试验。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
本文通过测定酞菁铜(CuPc)和花酰亚胺(PTCDI)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溶剂以及加入不同量的三氟乙酸(TFAA)对酞菁铜和花酰亚胺溶解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森林的生物量和生长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也是功能的基础。它们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影响着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