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在体外对C2C12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和肌向分化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其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组织内平衡、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的作用。C2C12细胞是小鼠的成肌细胞,在体外可分化形成具有收缩性的肌管而被应用于体外骨骼肌的研究模型。目的:研究体外条件下atRA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对C2C12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最大浓度,研究上述浓度的atRA对C2C12细胞凋亡和肌向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1、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atRA对C2C12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选出体外条件下atRA对C2C12细胞系增殖无影响的最大浓度;2、在上述atRA浓度下,用荧光标记Annexin V和核酸染料PI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3、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肌向诱导分化状态下的C2C12细胞系中生肌决定因子(Myf5、MyoD、Myogenin和MRF4)的表达水平变化;4、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21C12细胞系肌向分化过程中Myosin的表达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CCK-8结果显示当atRA体外浓度达到40μM时,可使C2C12细胞的增殖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结果显示当atRA体外浓度≤1μM时,对细胞周期无影响;当atRA浓度大于1μM时,可使在G0/G1期的C2C12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在体外培养C2C12细胞中添加1μM的atRA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细胞凋亡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当在体外肌向诱导分化条件下培养的C2C12细胞中添加1μM的atRA时,Myf5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在分化第2天时二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MyoD的表达在分化第0.5天时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genin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在分化第2天时二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RF4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Myosin表达于多核肌管的胞浆。分化第2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多核肌管出现。到分化第6天时,更多发生分化的肌细胞融合形成更长的多核肌管。实验组中的肌管形态较对照组中更为细长。同时Myosin在多核肌管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在C2C12细胞体外培养中,atRA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影响均呈浓度依赖相关性;1μM的atRA对C2C12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但对其肌向分化具有明显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齿科用钴铬钼合金对L92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制备医用纯钛、钴铬钼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的浸提液,在浸提液与L929细胞作用24 h、48 h
目的: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SD大鼠模型,观察其颈动脉血管病理改变,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并对颈动脉血管壁组织牙周细菌进行检
目的:组织工程化牙齿的研究无疑是近年来口腔医学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牙齿发生发育过程中的众多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仍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牙齿再生。而模拟牙发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