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碧华小说的“另类”情爱书写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碧华作为香港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其创作的言情小说一直为港澳台及大陆读者所喜爱。她的很多作品重印达十数次,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家。而她的多部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以另一种传播方式受到观众的热捧,然而与其他言情小说家不同的是,李碧华所写的爱情多是“非常”情景下的“非常”故事,故事选材比较“另类”、“极端”,既有人妖之间的爱恨痴缠,又有人鬼同途的上下求索,同时还有同性之间的奇情孽恋以及穿越时空的前世今生。在小说的创作技巧与手法上,李碧华也显得相当“另类”。首先,她非常善于对传统文本、爱情经典以及名言俗语进行戏仿,在旧故事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敷演出新故事,以故事新编的形式实现小说文本的建构,而通过对中国历史长河中那些流传己久的经典爱情故事进行戏仿,李碧华实现了对传统情爱的颠覆,凸显出当代人的情感困惑,与此同时,李碧华善于在自己的小说中改写名言俗语,往往以古典的形式表现现代的内容,其中充满了哲理意味与创新精神。其次,她善于在小说创作中借鉴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由于李碧华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也一直进行着电影、电视剧的编剧工作,这样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则难免会吸收和借鉴一些剧本创作的优点,因此李碧华的小说文本则具有着一些剧本的鲜明特征,譬如行文紧凑、叙述简练、空间化与感官化强烈、人物独白与对白较多等等。最后,李碧华的言情小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从内容上来说,李碧华的小说内涵丰富,化俗为雅;从语言上来说,李碧华的语言生动精炼,俗中见雅;从接受对象来说,李碧华的小说受众广泛,宜雅宜俗。当然,在李碧华“另类情爱”的书写背后亦有其内在的本质及归宿,在李碧华的小说中,很多情节与人物虽看似荒诞不羁,实际上却是最为本真的人生。而李碧华的“另类情爱”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读者的认同与青睐,其根源便在于这些另类故事正是当下大众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李碧华的小说正是披着‘另类”的外衣,实际上是以荒诞写现实,以传奇写俗态。
其他文献
时时露"峥嵘"记得江青拍的一幅照片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之句,这也是她的自我描绘.
主要阐述了一种新型PPIN结构的硅光电二极管,采用N型硅衬底,经过氧化光刻后,先作一次很薄淡硼扩散,再进行浓硼扩散,这样形成高低发射结的方法,减薄死层厚度,减少光生载流子的
苏联诗人索洛乌欣曾说,我从保了加利亚买了一套上等的西装回来,开始我是出席宴会时穿,后来就经常穿,再后来就不经常穿了,最后,当我整理旧物,
随着新时期干部制度的改革与深化,论资排辈的观念已被打破,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走上了正职领导岗位。他们在为领导工作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新的困
为了支持SMC构件的分布式计算,提出了基于远程绑定的分布式中间件。该中间件由SMC构件注册服务层、SMC构件远程绑定层和分布式体系结构描述层三部分组成。注册服务层管理分布
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N-S方程,通过改变时间、空间计算参数,对雷诺数100的二维圆柱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曾活跃着一支专搞冒名顶替活动的部队,即美国第23特别大队。这支部队配备着与众不同的装备:充气橡皮坦克、大炮、汽车、闪光弹、音响设备等,每个
为了全面和客观地评估通信网络抗毁性,引入了赋权网络的定义,提出了链路赋权的通信网络抗毁性测度。对基于多抗毁性度量值的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并给出其实现步骤。通过采取节点失
“将结局放到开头”是一种不落俗套的故事架构.当宅男去相亲时会发生什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呢?在短片“红线”中.我们的女主角洒脱利落.对于宅男的拘谨与拖沓并不感冒.两个人的相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