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养结合”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合肥市的实证调查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来临,我国的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以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为代表的城市稀缺资源供应也变得更加紧张。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始试水“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4年,政府开始正式提倡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人为核心,提高老人养老的满意度,这对于城市老人养老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意义上,本文认为“医养结合”养老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在理论意义上,不仅丰富了老龄化理论的研究内容,也为以后的“医养结合”养老研究提供参考。在实践意义上,“医养结合”养老由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构成,而各主体都有其自身的期望实现和现实诉求,这也是研究的实践价值。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了八家合肥市典型的“医养结合”机构展开调研,从机构和老人两方了解“医养结合”养老遇到的问题和原因,收集数据,获取资料,为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对“医养结合”的概念和内涵做出了解析。“医养结合”是将养老、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几大环节联系起来进行考虑的新型养老模式,它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丰富也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其次,本文对目前合肥市“医养结合”的现状做出分析,将目前合肥市“医养结合”养老的实践形式总结为五大类别并进行了对比。再次,在相关数据分析和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对目前合肥市“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当下“医养结合”养老面临的重点问题。从次,对目前合肥市“医养结合”的原因做出分析,对照上文提出的七大问题,提出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结构不合理、长期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改革不到位、各类机构配套资源及功能差异大、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力度不足等原因。最后,对“医养结合”的创新路径做出分析,提出了成立“医养结合”养老办公室、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医养结合”养老联动机制、加强“医养结合”养老队伍建设等创新路径。并希望这些对策建议对合肥市展开“医养结合”养老,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在研究结语部分,本文总结了三个创新之处,一是对“医养结合”的内涵做了重新界定,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是一个中观概念;二是对“医养结合”的养老问题做出了分析,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养老群体的了解和关注不足;三是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认为该养老模式的推广实则是一次优化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的机会。  本文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理论视角不太清晰,无论是在对问题的讨论和还是对策的分析上,没有特别明显的体现;分析层次较浅,没有深入研究其中某一问题或某一部分;数据分析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运算公式和计算结果。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可以参考的方向。本文关于借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设相关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联动机制的建议对于改良原有养老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大力发展经济,将大量资源、人力投入于城市建设中,相比之下农村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与农村差距逐步显现,日益拉大。同时,伴随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己不再青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的变迁,民间组织也在这种背景之下逐渐发展壮大。民间组织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弥补了国家能力
学位
Web2.0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发展势头强劲,使互联网社交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因此导致社交网络的用户量暴增,如今社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