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其性能的相关基础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难点问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太阳能由于具有清洁、廉价、高效、永不衰竭等特点,成为今后人类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有效器件,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新兴朝阳产业。目前,改进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工艺,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是有关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论文总结了太阳能电池种类及其组成结构的研究进展,开展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和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方面的基础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电流-电压曲线、入射光电转换效率(IPCE)、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测试了其电池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方法制备了纳米晶TiO2多孔膜电极。以联吡啶钌络合物(N3)作敏化剂,铂薄膜为对电极,组装了染料敏化TiO2纳米晶光电化学电池,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2)从纳米晶多孔半导体电极的界面工程学出发,在研究TiO2纳米晶多孔膜电池的光电性质以及光生电荷转移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BaTiO3/TiO2、BaCO3/TiO2复合纳米晶半导体电极。研究了不同金属化合物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碱土金属化合物层的修饰,能够增加薄膜表面染料的吸附量,形成表面动力学势垒、减少表面态、抑制TiO2电极表面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大大改善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光电化学电池的转化效率明显提高。BaTiO3的修饰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5.46%提高到7.52%;BaCO3修饰后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从5.62%提高到8.25%。 (3)采用低温溶液化学控制合成CuInSe2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对其组成结构、尺寸及维度进行控制。采用乙二胺-乙醇混合溶剂热方法在180℃下反应12小时,得到分散较为均匀,直径大约为4-5微米的花瓣状微米球。改变溶剂热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片状或者棒状结构的CuInSe2。详细考察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如所用的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前驱体种类和浓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产物的光学带隙可被其形貌有效地调控,预示了其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卤阻燃成为阻燃剂发展的必然趋势。阻燃技术不断进步,膨胀型阻燃体系(IFR)发展为深具潜力的含卤阻燃剂的替代品。IFR常
气体传感器在现代社会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制备纳米复合敏感材料以提高其响应特性,成为当前气体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处理含有金
分子成像(molecular imaging)技术能够无创伤性的、实时原位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生化改变,并获得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相关信息,其作为一种现代生物分析技术,在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将两种或多种生物成像技术结合起来的多模式成像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医学临床诊断及生化分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之一。本学位论文拟
学位
如果随机选取10个高楼公寓里的衣柜清点数量,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衣柜的构成很简单,只有上衣长裤内衣外套,那么总数最多的会是T恤;如果衣柜的构成很复杂,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材质不同场合穿着的绫罗绸缎,总量最多的可能还是T恤。  T恤在20世纪初发明出来,本来是穿在军人制服底下的内衣。后来因为价廉和易穿易脱,在劳动者中间迅速流行开来。最早只是男性的衣服,后来女性也因为欣赏T恤这两大优点而开始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