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新”与“变”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景缄是清末民初的非知名作家、翻译家,同时还身兼报人、杂志编辑的多重身份。本文从他创作的文学作品着手,尽可能多地厘清蒋景缄创作的具体文学作品,并且在前人著录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使对其文学创作的梳理更加全面。在他文学观的形成及影响下,探讨出蒋景缄文学创作中的特色:即类型上的“新”与叙事模式上的“变”。最终考察蒋景缄文学创作观对中国近现代小说转型的贡献与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清末民初的文学史和小说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小说史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探讨蒋景缄文学创作的时代语境及个人选择,主要从清末民初文学史出发,分析蒋景缄所处时代的小说观念的转变:即小说地位由“小道”向“大道”进行探寻,小说创作从向西方文学借鉴到与中西文学进行融合。重点把握在清末民初的文学背景下,蒋景缄在文学创作方面进行的选择,指出蒋景缄从报人转变成为一位职业文人,以及蒋景缄在时代的影响下是如何对自己文学观的“新”与“变”进行追求的。第二章探讨蒋景缄文学创作与主题类型上的“新”。首先从空间场景、器物表征以及人物设定三方面,来找寻出蒋景缄文学创作中的“新”标签;其次,进一步从文本整体上探寻主题方面的“新”,突出文本四个方面的“新”主题:提倡女权的“新”主张,即自由与平等;侠女英雄的“新”色彩,即解放与革命;戏剧式写实主义的“新”开创,即荒诞与丑恶;以及科技狂想“新”图景,即幻想与憧憬。第三章探讨蒋景缄文学创作叙事模式的“变”,主要从内在探究蒋景缄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分别从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时间的打破以及情节结构的削弱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探讨蒋景缄文学创作对中国近现代文学转型的贡献。主要从历时性的角度来审视蒋景缄的文学创作,站在一个文学史的高度,可以发现蒋景缄的文学创作紧跟时代潮流,既呼应了小说界革命的“新小说”的创作宗旨,又契合了近现代小说的发展进程,可以说蒋景缄的文学创作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结语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对蒋景缄的文学创作进行概括,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塑胶制品生产工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塑胶模具。塑胶模具的制造生产具有少量多样、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加工周期长、交期难以控制、成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有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政务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机数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各种加密
受光阑限制光束传输特性(实际强激光的传输与控制)是强激光技术研究领域中面临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课题,也是国际同行们正在努力研究的前沿课题。本论文的目的是针对
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些情感范式,一旦有相似的外力式样刺激知觉,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和谐同构,外在客体也便具有了情感表现性。异质同构理论带来了一个新的美学
本文以阿拉·阿斯旺尼的成名作——《亚库班公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说的非文学性为切入点,以“一·二五革命”前的埃及社会为研究背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法、文本细读法、
本论文是921项目,要求在Ka频段实现大功率输出功率放大器,具有1W的功率输出,同时有500MHz的带宽性能。该功率放大器将应用在Ka频段雷达固态发射机上。 本文通过对Ka频段矩形
闺怨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诗经》滥觞,经过两汉魏晋的发展至唐朝达到鼎盛。至宋代虽闺怨题材多以词为载体,然两宋诗歌中亦不乏优秀作品。
拉曼光纤放大器(Raman Fiber Amplifier,简称RFA)利用高强度的泵浦光与信号光在光纤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实现信号光的直接放大,但是由于光纤的拉曼增益系数谱很不平坦,所以同一泵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一个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国外的理论重在研究IPO抑价的原因,且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市场有效的前提条件之上的,用这些理论解释我国IPO抑价率过
建立了41个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大国的面版非线性模型,对世界及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呈现S型的曲线变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