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据统计,2007年我国煤炭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在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重分别为76.6%和69.5%。因此,对其广泛的开发利用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加速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近年来,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据统计仅我国煤炭的运输就占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的40%左右。而煤矿生产物流作为煤炭物流的主要形式,对煤炭产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要想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就要建立在能够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的基础之上。在以上基础上,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在通过煤矿企业调研、数据分析以及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煤矿安全工程、物流工程等理论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进行安全性、效率性、可靠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影响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性、效率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2.在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生产的行业特点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根据系统评价的原理,建立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共有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3.通过对系统评价领域应用较多的BP神经网络、证据理论的D-S数据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的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具有不稳定性,有时甚至能够影响评价结果的判定;而证据理论的D-S数据合成方法能弱化这种不稳定性,但是其基本可信度分配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将BP神经网络方法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引入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领域,建立了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模型。4.最后,运用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在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的应用中是有效可行的。结合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并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改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当前,我国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煤矿生产物流系统水平参差不齐,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改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金融集聚现象对推进经济带建设与能源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集聚对
本文以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为依据,通过对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进行频谱分析,得知低频段所包含的分量较为丰富,因此选取了中心频率为40kHz的SR40M型压电转换装置作为该
产业集聚是产业间活动或是产业内部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但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经济效率下降。要提高经济效率,就需要
在市场中,大客户管理(KAM)是一种观念,更是顾客的期望。大客户管理是当今管理研究及企业经营实践的热点之一。然而,实际操作中,大客户管理常常被执行为大客户销售或者是全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8%。经济快速的增长伴随着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以及环境健康损失不断增加等问题(世界银行,2009)。工业经济作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随之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高出口、高能耗”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我国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占很大比重
介绍热学课程中分子动力论的内容和结构改革的一个方面:如何在课程中实现合理的交叉展开,阐述宏观的平衡态概念和微观的细致平衡原理,文中还对正确概括平衡态,局域平衡和局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