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常熟市医联体环境下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医联体内高血压病慢病管理模式的成效,并对该模式总结推广,以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度,探讨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为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范围内35岁以上首诊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基线问卷数据采集之后,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20名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管理组实施为期6个月慢病管理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6个月后再次对管理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情况、高血压相关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表、高血压自我效能量表、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经济学相关指标。预先设计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下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相关的问题,随后组织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医联体牵头医院的高血压病专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病医师进行深入访谈。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管理后管理组对血压值、高血压相关知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月均医疗支出、次均就诊时间均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①管理组管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管理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②管理组管理后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高于管理前,管理组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管理组管理后高血压自我效能表中的日常生活维度得分、健康行为维度得分、服药情况维度得分、遵医行为维度得分、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管理前,管理组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④管理组管理后高血压生活质量表中的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得分、心理功能生活质量得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得分、高血压特异性生活质量得分、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管理前,管理组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⑤管理组管理后月均医疗支出、次均就诊时间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管理组月均医疗支出、次均就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 0.05)。结论:在本研究医联体下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使高血压患者的整体生活都呈现出改善的趋势,其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提升疾病的认知度,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个人经济支出,值得继续实施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