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转换理论视阈下《独家新闻!》(节选)英汉翻译项目实践报告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独家新闻!》(Scooped!)翻译实践项目的英汉文本为分析材料,在约翰·卡特福德(J.C.Catford)的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对源语与译语在层次、范畴及文化转换内产生的实例进行分析,以探究翻译转换理论在社科类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价值。《独家新闻!》一书由著名犯罪新闻记者、作家大卫·J·克拉吉切克(David J.Krajicek)所著。书中,作者将自身作为犯罪报道记者的经历、犯罪新闻报道体裁的历史进程以及大量的罪案案例交织陈述,对当时美国热衷发布耸人听闻的报道的小报新闻业、电视媒体乃至极具公信力的传统媒体提出了强有力的指控,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犯罪新闻报道范式进行了探究,给出了新闻媒体在报道敏感性话题时所应采取的合理策略。该书对新媒体语境下我国国内媒体犯罪新闻报道的传播特征探究有启发意义,对于探究我国犯罪新闻报道的范式、如何规避同质化有借鉴意义。本次翻译项目文本选自该书第一章及第六章,其中作者分别对美国新闻媒体在犯罪新闻报道中失范的现象以及如何规范的思路展开论述。原文为社科类文体,同时属于信息型文本,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语用习惯、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便成为此次翻译项目的重难点所在。词汇层面,翻译难点多表现在合成词、习语、大量名词化结构和新闻传播学学科语境下的普通名词上。句法层面,翻译难点主要体现在长难句的处理上。原文长句较多,结构紧凑,逻辑关系复杂。为解决上述难点,笔者运用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笔者使用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的方法解决了自己在词汇和句型层面遇到的难题,同时补充了文化层面的转换现象,辩证对待翻译转换理论,从而使译文准确传达信息,易于读者理解。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在处理社科类文本时,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可以看出,翻译转换现象存在普遍性,对于同一句子的翻译通常要进行多种类型的转换;翻译转换贯穿于整个翻译实践之中,最终实现相对意义上的“翻译等值”。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社科类文本英汉翻译实践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例证。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各国纷纷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在项目培训中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改善培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不仅给培训项目教育的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项目培训;信息网络;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科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裕抢强大的不竭动力。科研单位是国家科研创新体系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对于基础研究以及各种前沿技术的开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研领域监管政策的松动,科研领域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很多力量逐渐进入了科研领域,各种研发公司,科研组织,技术服务公司大量涌入,这也让科研机构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立足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进步,风险问题开始受到各方的关注,科研单位虽然在技术方
无轨胶轮车在我国主要煤炭产区得到广泛应用,既要发挥其在煤矿辅助运输中的作用,还要降低煤矿企业运营成本,定额标准是企业内部核算和支付相关费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煤矿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由探索、合作交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兴趣是推动学习最主要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