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风效应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风致振动对机车受电弓的取流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研究接触网设备的风振特性和抗风性能。本文讨论了接触网的自振特性以及由风荷载诱发的接触网顺风向振动,通过现场实测对数值模拟的模型和结果进行了修正,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适用于接触网的减振装置,并对减振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首先,对比分析了现行铁路设计规范中对接触网设计风荷载取值的规定。根据典型接触网设计建立了接触网抗风分析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利用风场模拟技术,模拟不同风场下的风荷载并将其施加在接触网结构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出在风荷载作用下接触网的传力机理、风振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等。 对我国建设中的高速铁路一武广客运专线的试验段进行了接触网风振现场实测试验研究。对该试验段的风场、接触网及支柱系统的风振响应加速度、应变等进行了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接触网的动力特性。将实测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针对接触网的风振响应结果,提出了将弹性吊弦替换为粘滞弹性阻尼器吊弦、吊弦非等跨布置以及在上下行线路间布置减振器等方法对接触网的风致振动进行控制。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方法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上下行线路间布置减振器减振效果明显。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以及接触网风荷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雨水利用事业开始发展起来。2007年北京市新建雨水设施300余项,是雨水大规模应用的第一年。但是在雨水管理技术
学位
高地应力隧道软岩大变形一直是困扰隧道工程界的一个重大难题,在高速铁路、公路不断发展,长大深埋隧道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个问题也显得愈加突出。本文以兰新第二双线铁路大梁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地铁以其独有的智能、安全、快捷、准时等特点与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虽然城市地铁应用日益广泛,但也有自身不可忽略的缺陷,其中地铁隧道的
高层建筑往往因在使用功能上要求底部大空间而需要采用转换层结构,由于梁式转换层结构传力直接、明确,便于工程设计计算与分析,且造价节约而成为实现垂直转换最广泛的结构形
火灾是当前损害国民财产、威胁人身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每年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有火灾中,建筑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时,钢筋和混凝土材
由冷弯薄壁型钢桁架和OSB板组成的组合楼盖体系是轻钢结构住宅中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结构体系,对推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认识其整
圆钢管在受压、受扭和各个方向受弯下具有卓越的结构性能。目前,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没有将圆钢管作为一种特殊截面构件而采用形式不同的公式计算其双向压弯稳定承载力,实际设
CS板式住宅结构体系是针对我国墙体改革及住宅产业化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减轻墙体自重,提高对地震的防御能力,增强保温节能效果,简化施工方法的优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