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s)是早期乳腺癌化疗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类药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该类药物所导致心肌毒性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对使用蒽环类药物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心肌运动监测,能及时发现该药物对心肌运动的影响,有助于临床调整适时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心功能持续下降甚至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左室结构以及心肌运动进行定量评价及分析。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分层应变技术对使用蒽环类-表柔比星的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运动进行定量评估,旨在探究表柔比星对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运动早期是否有影响,并探讨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数患者在表柔比星化疗过程中左室心肌运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应用2D-STI分层应变技术对使用表柔比星的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运动进行定量评估,探讨该药物化疗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是否存在差异,寻找在化疗早期能反应心肌运动损伤的参数;第二部分:应用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数患者在完成表柔比星化疗后左室心肌运动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化疗后左室心肌运动是否存在差异。第一部分: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表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心肌的损伤目的:采用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使用蒽环类-表柔比星化疗患者左室心肌运动早期的变化,探讨该技术在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乳腺结节病理活检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表柔比星化疗。分别于化疗前2周、化疗1周期及化疗2周期后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EchoPAC软件分析表柔比星化疗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内膜、外膜纵向应变(GLS、EndoGLS、EpiGLS)、环向应变(GCS、EndoGCS、EpiGCS)及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GRS);获取纵向、环向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c-SD,Tssr-SD)及纵向、环向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c-Dif、Tssr-Dif),以及纵向、环向及径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CSDI、RSDI)。结果:1.患者化疗前、化疗1周期及化疗2周期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E/e及LVEF三组间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2.化疗1周期与化疗前比较,患者GLS、EndoGLS、EpiGLS、GCS、EndoGCS、EpiGCS及GRS均未见明显降低;化疗2周期与化疗前比较,GLS、EndoGLS及EndoGC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piGLS、GCS、EpiGCS及GRS有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2周期与化疗1周期比较,仅EndoGLS有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LS、EpiGLS、EndoGCS、GCS、EpiGCS及GRS有减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化疗 1 周期与化疗前比较,Tssl-SD、Tssl-Dif、LSDI、Tssc-SD、Tssc-Dif、CSDI、Tssr-SD、Tssr-Dif及RSDI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周期与化疗前比较,患者Tssl-SD和LSDI延迟,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 Tssl-Dif、Tssc-SD、Tssc-Dif、CSDI、Tssr-SD、Tssr-Dif及RSDI 未见明显延迟;化疗2周期与化疗1周期比较,仅Tssl-SD延迟,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Tssl-Dif、LSDI、Tssc-Dif、CSDI、Tssr-SD、Tssr-Dif 及 RSDI有延迟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D-STI分层应变技术获取的EndoGLS及Tssl-SD可以准确反应表柔比星化疗患者早期心肌运动的损伤,有助于临床对使用表柔比星化疗患者进行早期心肌保护措施。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表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左室心肌运动的影响目的:本研究应用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估具有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的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类-表柔比星化疗后左室心肌运动情况,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表柔比星药物化疗患者心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诊断为乳腺癌且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女性患者64例及36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的不同,将患者分成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A组患者(31例)、有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B组患者(20例)、有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C组患者(13例),对选取的患者在化疗前和完成表柔比星化疗后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用EchoPAC软件分析表柔比星化疗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内膜、外膜纵向应变(GLS、EndoGLS、EpiGLS)、环向应变(GCS、EndoGCS、EpiGCS)及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计算化疗前后△GLS、△EndoGLS、△EpiGLS、△GCS、△EndoGCS、△EpiGCS和△GRS的值,比较各组间的2D-STI参数的差异。结果:1.与化疗前比较,在化疗后A、B、C组患者IVST及LVM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LVEF仅在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在化疗前A、B、C组患者GLS、EndoGLS、EpiGLS、GCS、EndoGCS、EpiGCS、GRS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化疗前比较,在化疗后 A、B、C 组患者 GLS、EndoGLS、EpiGLS、GCS、EndoGCS、EpiGCS、GRS明显减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3.与A组比较,B组患者化疗后△EndoGLS和△EndoGCS有增加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化疗前后△GLS、△EndoGLS、△EpiGLS、△GCS、△EndoGCS均有增加趋势,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化疗后△EndoGLS和△EndoGCS有增加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ndoGLS表示心血管危险因素可加重表柔比星化疗患者的心肌损伤,心血管危险因素数越多,表柔比星化疗过程中心肌损伤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