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精甲·咯·M包衣对玉米土传病害的防效及其安全性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茎基腐病(Stalk Rot)、丝黑穗病(Head Smut)和纹枯病(Sheath Blight)是玉米生产中的3种主要土传病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已经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玉米种植区域得到大面积推广,土壤理化性质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秸秆还田效果较差,加之机械化跨区作业日渐频繁,也为玉米土传病原菌的积累和远程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导致上述3种土传病害在秸秆还田区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且已严重降低了玉米的品质及产量。  药剂拌种是防治玉米土传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种植区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差异,部分玉米包衣后时常出现出苗率降低、玉米产生药害等现象,直接影响种衣剂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新型11.5%精甲·咯·M悬浮种衣剂为供试药剂,通过培养皿沙培、室内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其对浚单20、蠡玉13、郑单958和先玉3354个不同品种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土传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本药剂的田间合理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11.5%精甲·咯·M悬浮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后,成膜性均较好,外观色泽浅粉红色,药膜分布均匀,干燥速度较快,流动性好,药膜不脱落。  2.11.5%精甲·咯·M悬浮种衣剂拌种均未影响浚单20、蠡玉13、郑单958和先玉335的发芽势,且4个品种的发芽势均超过85%,发芽率均超过93%。每100 kg玉米种子分别用100 mL、200mL、300 mL、400 mL11.5%精甲·咯·M悬浮种衣剂拌种后,均显著提高了4种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未产生明显影响。随着包衣后存放时间的延长,4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与清水对照未达差异显著水平。  3.与对照药剂3.5%咯·精甲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克/升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和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拌种相比,200mL拌种处理的玉米苗高、发根力和单株干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根冠比之间差异越来越不明显。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1.5%精甲·咯·M悬浮种衣剂可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根数、叶片数和鲜重,但对玉米的茎粗和株高没有明显影响。  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1.5%精甲·咯·M包衣对浚单20、蠡玉13和郑单9583个玉米品种的茎基腐病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控作用,防效达70%以上;对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超过52%和73%。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1.5%精甲·咯·M包衣对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效分别达70.5%和52.6%以上,对丝黑穗病的防效相对较低。11.5%精甲·咯·M包衣可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浚单20、郑单958和蠡玉13玉米产量分别为9747.7 kg/hm2、9416.3kg/hm2和10840.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8.6%、11.3%和11.6%。
其他文献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编码Bt杀虫蛋白的基因也作为最主要的杀虫基因转入
  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实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实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
从全国各地番茄种植园区采集土壤样本152份,采用稀释分离法共分离单菌落菌株174株,其中细菌88株,真菌86株,用于番茄灰霉菌生防菌的筛选。通过番茄灰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平板
  本研究以抗菌肽为对象,两亲α-螺旋抗菌肽为代表,围绕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开展了三方面工作。首先,以Apache+PHP+MySQL模式建立了SARP(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ofthePep
本文对植物抗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和新疆的抗菌活性植物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无叶假木贼是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一种荒漠植物,资源丰富,在当地作为土农药使用,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关于其
  后基因组时代,生物信息数据指数增长,由此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如何将这些异构的生物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成为当前生物信息学亟待解决的问题。XML是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