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突变在人群中的分布、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超声测量颈、股动脉IMT,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13名及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40名,以PCR-RFLP法分析脂联素SNP+45T/G的基因型分布,超声测定动脉内径及IMT值,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
结果:1.在研究人群中,脂联素基因+45T/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T2DM组G/G基因型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G等位基因也在T2DM组中多见(P<0.01)。2.T2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T2DM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按照脂联素基因+45T/G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即T/T、T/G与G/G组。与T/T组相比,T/G、G/G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G/G组颈动脉IMT显著增厚(P<0.05);5.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基因+45T/G突变分别与血清脂联素水平、股动脉IMT显著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与颈、股动脉IMT显著相关(P<0.01)。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众多进入方程的影响因素中,以WHR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最显著(b’=-0.329),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是对颈、股动脉IMT影响最显著的因素(b<,颈>’=-0.422,b<,股>’=-0.337)。
结论:1.脂联素基因SNP+45T/G突变与T2DM的发生相关,G/G基因型为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型。2.在T2DM人群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正常组。3.与T/T纯合子相比,脂联素基因+45位点T/G、G/G基因型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4.脂联素基因+45位点G/G纯合子较之T/T、T/G基因型,颈动脉IMT、显著增厚。5.脂联素基因SNP+45T/G突变分别与血清脂联素水平、股动脉IMT的显著相关。6.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股动脉IMT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