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用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层激励是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产生并普遍运用的有效长期激励手段。实践证明,实施高管层股权激励,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了企业的价值。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内资本市场的建立,部分企业也已逐渐引进了对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而股权激励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是否真正具备激励效用,激励效用如何通过公司绩效得到体现,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现有文献对上述问题尚无定论,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公司治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熵值分析、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熵值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探讨了高管层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了相应的函数表达形式及其单调区间,回答了上市公司高管层持股比例的确定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2章为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该章回顾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从而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为股权激励的产生和现状。该章先阐述了国外股权激励的产生和现状,包括国外股权激励的历史沿革、实施模式和现状特点;接着介绍了国内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股权激励实施背景和实践历程。第4章为股权激励效用及其测度。本章首先对国内外普遍认同的股权激励效用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对股权激励效用的各种测度标准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经比较后认为公司绩效是测度股权激励效用最易量化也最易被重视的标准;最后,在比较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最终选用综合财务指标法来评价公司绩效。第5章为股权激励效用实证分析。该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研究假设。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假设;(2)研究设计。首先介绍了样本选择方法及数据来源,其次采用信度分析的方法选取了绩效评价指标,采用KMO检验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绩效评价方法,随后构建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和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模型;(3)实证研究。包括熵值分析、回归分析、区间效应分析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四部分。第6章为研究结论及建议。该章为论文的结尾部分,首先总结了本论文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2)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区间效应;(3)公司成长能力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很小;(4)公司规模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显著。结合以上结论,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在于构建了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三次方函数关系模型,并求出了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为高管层持股比例确定问题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犯罪行为及其本质特征具有主客观统一性,因而,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不可能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社会危害性的限定因素,而是犯罪的独立特征,它从根本上揭示了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一项重要的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利用访问控制,可以限制访问主体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自主访
项目延期、系统投入使用后缺陷频出,这些问题在软件项目中经常发生。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怎么在保证软件项目产品交付质量的同时,还能按期完工?怎么样做好软件项目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