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渗、特低渗储量油藏由于其自身特点,常规的注水开发经常存在着注水受效差、产量水平低、采收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现在进行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已成为国内外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EOR)技术,不仅有效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采收率,本文利用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以及渗流力学等方法,展开了对CO2驱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且以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大庆外围州6油层以及长庆长1油层为例,确定了其技术经济界限,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1、分析了 CO2的驱油机理,通过调研,确定了 CO2驱在不同参数下的最优取值范围;对吉林油田黑79低渗透区块平均物性参数建立概念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低渗透油藏CO2驱的储层参数、流体参数以及注采参数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不同类型参数对CO2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趋势及大小。2、根据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大庆外围州6油层以及长庆长1油层三维地质特征建立模型,选取典型井组进行CO2驱试验;利用模拟细管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三个区块的最小混相压力,从而确定驱替类型;在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对试验区进行CO2驱三维三相组分模拟,对注入方式、气水交替时间、井底流压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技术界限。3、初步确定了一套经济界限的研究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对上述三个区块在技术界限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经济评价,主要以净现金流量的变化作为参考指标,确定了三个地区CO2驱的变化,并且与水驱进行对比,确定了三个地区进行CO2驱的可行性。4、在对比本文三个地区CO2驱技术经济界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已实施的低渗透区块CO2驱物性特点及技术界限,筛选出一套适合我国低渗透油藏CO2驱的技术指标体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