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轰法合成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材料试验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纳米磁性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二氧化硅包覆铁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良的储磁及吸波性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可以通过物理气相蒸发法和化学水解法合成。同其他方法相比爆轰合成工艺相对简单且反应快速,而且不需要精密的仪器以及苛刻的实验条件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合成我们所需的材料。而后采用XRD、TEM、VSM对爆轰产物的组成成分、形态结构以及磁性进行测试。本文采用了两种炸药即乳化炸药和黑索金的爆轰合成过程并利用控制变量法和逆推法对实验配方进行设计,一方面研究乳化炸药和黑索金配方不同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两种炸药的之间的对比。通过改变乳化炸药配方中的铁源(硝酸铁、二茂铁)、碳源(尿素、凡士林)、硅源(硅油、硅酸钠)等研究其合成产物。通过对XRD图谱分析发现包覆型颗粒的晶核含有部分铁氧体,TEM实验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壳核结构但颗粒的分散性较差,颗粒粒径在30~60nm之间,通过对其理论爆速的计算发现其理想爆速在4800m/s时其颗粒形貌较好。VSM磁滞回线分析表明其表现出硬磁性具有弱的铁磁性质在储磁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黑索金的实验配方是利用黑索金与爆轰前驱体铁源(硝酸铁)和硅源(硅酸钠)并加入碳源(无水乙醇)搅拌形成塑性混合炸药,实验步骤同乳化炸药。改变碳源(萘、尿素、无水乙醇)对其爆轰灰份进行分析。通过与乳化炸药的产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颗粒的分散性很好,且呈现出规则的正球形,此时通过计算可知其最优理论爆速在6200m/s左右。但其磁性却很弱,几乎不具有磁性。最后通过对上述爆轰产物热处理在600℃下加热4小时后在对其磁性进行测试发现其磁性大幅度升高,并呈现弱的铁磁性。以上研究表明,爆轰法可以合成出二氧化硅包覆铁基纳米磁性材料。通过改变其实验配方可以控制其晶核成份(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改变炸药类型以及爆速可以控制其形貌和磁性,合理的调控其配方可以得到不同的磁性材料。综上,乳化炸药合成的材料磁性较强但颗粒形貌及分散性较差,而采用黑索金材料的形貌呈规则的球形且分散性好,但其磁性较差。通过热处理可以弥补其磁性上的不足。
其他文献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制造和使用环境的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横向基体裂纹,这些裂纹也影响着层合板的刚度性能。而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分析含横向基体裂纹对层合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是光伏领域最近几年的最大突破之一。已报道的PSC光电转化效率从2009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20%以上。高结晶性、高纯度、致密均匀的
忆阻器是除电阻、电容、电感之外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它在1971年被蔡少棠首次提出,惠普公司研究人员于2008年5月在《Nature》上首次报道了忆阻器的实现性,研究成果震惊了
针对传统混凝土桥面板耐久性不足以及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各种疲劳破坏状况,课题组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预应力BFRP模壳-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使具有耐腐蚀及高抗拉强度的B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现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建筑节能。太阳能烟囱就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强化室内自然通风,从而实现室内降温或采暖
烃类氧化在石油化工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乙苯作为典型的取代芳香烃对其氧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烃类碳氢键键能大造成活化困难,导致氧化条件
沿海滩涂经过围垦形成的软土地基在自重或附加荷载作用下常表现出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导致软土地基中上部建(构)造物诸如桥梁、建筑物等产生滞后位移和变形,甚至破坏。一方面
提高结构建筑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在结构中附加耗能装置,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位移相关型金属耗能器,具有稳定耗能能力和良好的延性,可明显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现有
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加快新能源建设及供给成为了各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急需大力发展以光伏、风能等为主的新能源
用于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PV)技术,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很好的前景。尽管对光伏技术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由于太阳能电池较低的功率和转换效